-
出發日期2023/07/15
-
回程日期2023/07/16
-
相關路線
自開始爬山後,一直有聽聞松蘿湖的美景,以及豐富的生態,今年終於排了2天特地上山拜訪,也為了拍攝野生動物,第一次嘗試背了600mm大砲上山,配合50mm的微距鏡及18mm的廣角來紀錄這裡的生態,整體含水背了約12公斤,輕量化以來難得2天行程會超過10公斤,連鞋子都換上重重的雨鞋,還好路程算短,本次來、回時間都落在3小時左右,不至於太辛苦,以下是我這次的攝影裝備:
- 相機:Sony a7m4,含電池、記憶卡約660克,有防塵防滴可靠的夥伴,全片幅的感光元件與不錯的對焦系統,畫質也讓我很滿意。
- 標準鏡:Sony 50mm/F2.8 macro,約240克,最輕的微距鏡,傳承自minolta經典50微的設計,功能陽春但銳利到不行,我的登山愛鏡之一。
- 廣角鏡:Samyang 18mm/F2.8,約150克,FE接環中同規格下最輕的鏡頭,輕巧且畫質不差,拍風景、自拍都很方便,我的登山愛鏡之二。
- 望遠鏡:Sony 200-600mm/F5.6-6.3 G,約2115克,sony原廠手持大砲的極限,整個爬山過程9成時間不會用到,但用到的時候就會覺得還好有背上山,嫌太重的話可以考慮副廠的Tamron 150-500mm,稍微輕了一些。
- 腳架:AOKA CMP163CL,489克,輕量小腳架,載重建議不要超過1公斤,我只有在自拍與長曝時用。
- 閃光燈:神牛tt350,副廠便宜小閃燈,夜間插機頂用。
- 運動相機:gopro11加上自拍腳架,錄影用小夥伴。
松蘿湖山徑網路上有許多紀錄,這邊就簡單,大致上分成幾個段落:
- 入口至水龍頭營地(南拳頭母山岔路),約2.4K的低海拔林相,闊葉樹與蕨類為大多數的組成,平緩好走。
- 水龍頭營地至毒龍潭營地,第一次的抖上,約1K,差不多開始覺得累的地方。
- 毒龍潭至石壁路徑,上下上的路徑,約1K,開始有多處溼滑地形,林相也逐漸變成混合林。
- 石壁路徑至拳頭母山岔路,第二次抖上,約500m,石壁超滑要踩好,拳頭母山岔路是到松蘿湖的最後高點。
- 拳頭母山岔路至松蘿湖,約500m抖下,走完就到松蘿湖。
- 取水處在南勢溪,松蘿湖走過去約15分鐘,水流量大非常舒服。
松蘿湖的山徑上,因維持在一個高濕度環境下,植物長得非常好,種類也多到不行,抬頭能看見形形色色的闊葉樹,與樹上攀附、著生的附生植物,低頭則有許多蕨類、小花、小草,更仔細的觀察便可以發現一些小昆蟲藏身其中:
抵達松蘿湖時,除了人聲外馬上可以聽到的是莫氏樹蛙與腹斑蛙的鳴叫,夜間到湖邊尋找,也是以腹斑蛙莫氏樹蛙最多,其他還有聽到艾氏樹蛙、布氏樹蛙的鳴叫,意外的是有聽到幾次小雨蛙鳴叫,兩棲類外,夜裡的松蘿湖是白腹游蛇的天下,當晚就發現了20多隻(聽說過去宜蘭大學調查時一個晚上都是百隻起跳的),甚至有發現白腹游蛇捕食蝌蚪的行為,可能沒能拍到,但也讓我對於松蘿湖精彩的夜生活印象深刻。
在搭好帳棚、取完水後,終於可以拿出背了半天的大砲,在湖邊搜尋是否有傳說中的鴛鴦可以拍攝,不久後我們在離帳棚區最遠的湖面上,發現了5、6隻的鴛鴦成鳥,因為繁殖季已過,公鳥亮麗的羽毛也換成了如同母鳥的灰暗色羽毛,我們蹲下身子慢慢靠近拍攝,忽然間夥伴叫了我,原來是湖的另一邊,一隻母鳥帶著一群幼鳥下水了!我們抓緊了紀錄育幼行為的機會,在太陽下山前多拍幾張照片,能拍到難得得畫面,多背這2公斤的鏡頭值得了!
在湖邊除了兩爬、鳥類外,夜裡也是哺乳類野生動物的覓食地區,在尋找白腹游蛇的時候,我將燈光照向遠處的湖畔,發現兩對反光的眼睛,依身型判斷是山羌出現了,只可惜距離太遠也太暗,沒有辦法拍攝,我也將手電筒移開,避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隔日一早也發現到地上的排遺,除了山羌外還有發現長鬃山羊的排遺,看來在人類入睡後,松蘿湖仍有許多訪客來往。
介紹了松蘿湖的動物後,也該來看看植物了,中低海拔是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植物種類多得數不清,我拍下了一些比較特別的植物,希望能透過照片多記得一些種類。
總結這次的松蘿湖行程,我認為是一次不同於以往的登山體驗,過去設立的的登山目標可能是以攻頂或是拍攝風景為主,這次算是第一次以動植物為主要目標來安排裝備與行程,也看到了不一樣的視野,過去想像松蘿湖的印象是十七歲少女湖的朦朧,現在會覺得松蘿湖不是只有美麗風景,更多的是那些活生生的居民,植物依照海拔與陽光自主分佈成不同聚落,動物躲藏在植物之中,偶而出現在步道讓人們發現,湖畔的水生植物與苔蘚組成了陸地,一踩上去才發現已經陷入水中,山羌與山羊留下的排遺,鴛鴦留下的羽毛,都在告訴人們這裡的居民是誰,提醒我們這些過客不要留下來自山下的東西,也別帶走屬於這裡的東西。
松蘿湖是生態觀察可貴的場所,但也可惜的是因為這裡路程短又便於扎營,已是許多商業登山團的必備項目,人來人往的進入山林,曾經數百隻的游蛇,只剩下五分之一,但大部分的登山者不會去注意這些,只要湖景依然是那十七歲少女般的美麗,誰又會想去注意裡面有什麼呢?我在湖邊找尋游蛇時,不少山友問我在看什麼,多數人也不相信這裡竟然有這麼多的蛇,我認為相當可惜,如果登山的人都能夠認識這裡的居民,是否就會更能好好的保護這裡呢?
感謝看到這裡的各位,我是企鵝老師,不教書、不帶團,但希望能把山裡的美景與生態介紹給大家,企鵝旅行社IG在下面可以順手追一下,我們下次山上見。
https://instagram.com/penguintraveler_?igshid=OGQ5ZDc2ODk2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