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簡介:
大山背山:又稱『大崎棟山、大旗崠山』,位於新竹縣橫山鄉,標高705公尺,山頂原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5號』已遺失,現今的三等基石為『千岳俱樂部』所補立的仿石。
交通資訊:
國道1號北上,於『99B-新竹系統出口』下交流道,併入國道3號,朝『台北/竹東』前進→(10.2公里)→於『90-竹林出口』下交流道,朝『竹東』前進→(600公尺)→走富林路二段【120縣道】→(3.6公里)→繼續直行走富林路一段【120縣道】→(3.0公里)→右急轉中豐新路/中豐路二段/內山公路【台3線】→(1.2公里)→左斜行,道路左側有『浩然道院』看板→(260公尺)→左轉橫山二街【竹34鄉道】→(1.3公里)→靠右直行橫豐產業道路【竹35-1鄉道】→(3.1公里)→『大山背樂善堂』【地址: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003鄰大山背31號】,有公車站牌『樂善堂站』,停車於路旁空曠處。
行程記錄:
『大崎棟古道』:又稱『大山背山古道』,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地區【即今:豐鄉村】,昔日山區居民即藉由此一山徑翻越『大山背山』,前往山前竹東一帶。現今,古道石階仍保持良好,且沿途林相優美,已成為該區著名的登山步道。
● 『樂善堂』:創建於清光緒15年【西元1889年】,初名為『石峽廟』。西元1895年,這裡曾為鍾石妹抵抗日本人的主要基地,但隨後毀於戰火。西元1905年,重新修建後,才命名為『樂善堂』。廟中主祀:觀音佛祖,陪祀: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十八羅漢…等,是當地居民主要的信仰中心。廟前廣場視野極佳,山下的油羅溪、上坪溪,清晰可見,常吸引遊客駐足賞景。
● 『大崎棟登山步道』設有二處登山口,皆位於新竹縣定古蹟『樂善堂』旁。第一處位於『樂善堂』右側洗手間旁,全長約1600公尺,以石板階梯為主;另一處位於『樂善堂』左側第二停車場後的『櫻花步道』,全程為柏油路面,平坦易行,汽車可經由此路線直達山頂。此次行程採右上左下的環狀路線,由『樂善堂』右側洗手間旁啟登,全程漫步在森林裡,林相優美。
● 沿著廟後林蔭步道上行,沿途植物種類多變,夏日蟬聲唧唧,前行400公尺扺達看似已歇業的『高頂農莊』,附近建有一木造涼亭,其旁並擺放了石桌石椅,提供遊客休憩。
● 步道續往上行,『高頂農莊』距離山頂1200公尺,費時約30分鐘,全程多為石階梯路。步道稍後轉為水泥大斜坡,中間則為人行步道,原則上應該可以行車,但坡度非常陡。
● 陡上8分鐘,來到大水塔休息區,步道至此坡度稍稍趨緩,甚至還有一小段略往下行的路段。附近原設有木造涼亭及休憩平台,但因年久失修毀損而拆除。
● 續陡上12分鐘,來到另一座木造休憩平台,附近設有步道指示牌,至此表示離山頂只剩約10分鐘路程。
● 前行5分鐘,來到青苔亂石區,步道至此消失了一小段,但隨後又接回,繼續陡上5分鐘,即可登頂大山背山。
● 大山背山:位於新竹縣橫山鄉,標高705公尺,山頂原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5號』已遺失,現今的三等基石為『千岳俱樂部』所補立的仿石。山頂設有大型涼亭和觀景平台,旁有廢棄崗哨。觀景平台,展望極佳,居高臨下,可俯瞰山腳下的橫山、竹東、芎林等多個鄉鎮,遠方的台68線快速道路,以及由上坪溪、油羅溪匯流而成的頭前溪流域。觀景台旁,另埋有一顆『二等衛星控制點:N911號』。
● 回程不走原路線,改由大山背山頂涼亭另一側的產業道路,也就是往櫻花步道的方向下山,完成大崎崠登山步道的環狀路線。櫻花步道全程皆為柏油路面,平坦好走,假若晚上想以步行方式至山頂欣賞夜景,就得走這條路上山,但時不時會有大小車輛經過,需特別當心、注意安全。產業道路沿途,環境清幽靜謐,空氣清新怡人,蟬鳴鳥叫一路相隨,值得來趟信步漫行,細細品味。
● 下行30分鐘,來到重要三岔路口,路口立有各式各樣的招牌,旁有編號『山背87支7支5』電桿,取右會經過大崎崠登山步道美食『大嬸婆的家-手工窯烤麵包』,此行取左經『大山背高頂農莊』接原路返回『樂善堂』,稍事梳洗後取車賦歸。
●●● 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村早年流傳著這麼一句諺語:『有女莫嫁大山背,上坡石頭堵嘴,下坡石頭堵背,吃蕃薯配薯葉』,這是過往當地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大山背地區所在的位置,山既高坡又陡,加上山路崎嶇,土地貧瘠,居民世代務農,由於地處偏遠,幾乎與世隔絕,生活極為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