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112.08.08 天氣:晴天
「打鐵寮古道」是距今百年以前的復興鄉、大溪山區、三峽山區通往大溪市區的重要道路,百年前復興山區、五寮花草林一帶的泰雅族人及漢人,挑著所種植的農作物或獵物經由打鐵寮古道來到大溪街市販賣或以物易物。
旅遊路線圖:打鐵寮古道入口08:50→廢崗哨09:27→東興橋10:05→白石山11:35→木橋13:00→柑仔店13:45→回古道入口14:10
08:50台7線三層派出所旁巷道進入到底,大型鐵皮民宅附設停車場,汽車50元/機車20元。屋後還設有乾淨的化妝室。屋前左邊就是打鐵寮古道入口。整裝出發。
大溪早年是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流域上,是茶葉、樟腦與木材的集散地,大溪街市繁榮故與鄰近的鄉村聚落都有步道往來。後期公路崛起河運沒落,大溪人口外流榮景已過,自此走進沒落蕭條,大溪附近的古道很多因此被遺忘及保留下來。
從打鐵寮入口往下走不久,左邊竹林下有一造橋紀念碑,立於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如今碑文字跡斑駁,記載著當時出錢出力參與造橋(太平橋與濟安橋)的緣由及參與者的姓名。聽說碑身和基座分別以當地的草嶺石與河床砂岩打造,自碑文上所刻的人名、姓氏,還可感覺出那時代的濃濃古味。
走過紀念碑前面就是跨過草嶺溪的「太平橋」,太平橋面已被鋪上石板塊,然橋頭兩端石柱及橋身兩側護欄仍為紅磚砌起,造型簡單線條優雅,橋柱上的太平橋清晰可見。可惜太平橋兩側已用白鐵欄杆高高圍起。
下圖是100年10月來所拍的太平橋。
古道沿途上保留有三座橋梁,分別為太平橋、濟安橋及東興橋,也有建橋後所立的石碑,如今這些古橋及古石碑成為這條古道上最吸引遊客的景點。留影濟安橋。
這座以石頭紅磚為材料,造型古樸典雅的拱形橋,小巧拱身橋影輕輕跨越小溪流,就是古道上的「濟安橋」。濟安橋因造形之故又被叫為「翹龜橋」,小小的翹龜橋兩端橋柱柱頂以十四面體造型石切收頭,手工精細。
過濟安橋沿著小溪而行,平鋪的石板路轉換為大小不一的石頭堆砌鋪設而成的石頭路,你可感覺散發出濃濃的古道味。
百年前此步道上販夫走卒挑著擔物,農民背著農物行走於步道上,百年後一樣是人來人往,只不過是換成來此尋找感覺的遊客及登山客。
古道自此進入林間經過芬芳的泥土路,古道左邊出現長滿蕨類的殘存圍牆、磚砌門柱及灶腳遺址,解說牌上說是「阿公打鐵店、阿嬤柑仔店」。百年前此古道是復興與大溪間的往來要道,擔著沉重擔子翻山越嶺的過旅,都會在此歇腳喝茶,甚至吃些糕餅充飢再趕路。柑仔店如今已成殘圮,但空地周遭的竹林、香蕉及桫欏卻依舊守候著這片殘破的家園。
百年前的打鐵寮古道上有一專門打鐵的店鋪,所打造的農具(鋤頭、鐮刀、柴刀及砍刀)等,由於堅固耐用所以附近來往於古道上的居民往往會光顧,久而久之這條步道就被稱為「打鐵寮」。
過柑仔店石階路開始變陡一路爬升至鞍部,古樸的石階由中間一塊較寬,兩側較窄的石塊鋪設而成,班班石階竟有幾分滄桑氣息。
09:27爬到鞍部有一間廢棄的水泥崗哨,往白石山及東興橋由崗哨旁的枕木小路進入,崗哨前的岔路走往草嶺山。崗哨前釘有長條枕木椅提供過往旅客及登山客休息,崗哨廢棄已不見衛兵,百年前應無此崗哨而是台灣戒嚴時期蔣介石為了管制人們靠近慈湖而設。
轉過就崗哨路徑穿梭於林蔭間腰繞而行,步道上穿過枝葉間可瞥見後慈湖神秘的湖面。
遇叉路,左爬稜線往石厝坑山再接白石山,右走東興古橋上白石山。取右往東興橋。
步道蜿蜒而陡下,有些路段架有輔助繩索,一路下至溪流旁,此段山路宛若龍盤於山腰,被稱做「龍過脈」。
溪邊大型空地有簡單木樁椅,溪水清澈在此稍作停留梳洗一番臉面及汗水。
潺潺流水、山風徐徐,古道平緩路好行,來到一處像隘口,一旁的大石上豎立著像步道入口的石碑,碑文一樣斑駁模糊,稍能看出是興建「東興橋」的建橋紀念碑,但東興橋離此往上尚有一段距離,為何建橋紀念碑會在此不得而知,而左側有一座石棚土地公,石頭上佈滿青苔與附近的岩石融為一體。
過紀念碑往上走,古道愈貼近溪流,步過溪岸大石,再往前一小段出現岔路,往前有山徑往木橋可上白石山,往東興橋在此往右越溪。
古道越溪後出現古樸石階,陡上後又接平緩的泥土山徑,小彎後前面出現兩拱石砌的「東興橋」。
10:05古道、小橋、流水,這一幕彷彿回到百年前的悠悠歲月,立於橋上環顧四周,竹影搖晃、流水潺潺,藏於溪谷間的溪鳥叫聲一聲長一聲短,隱沒於古道林間,似乎畫過時光隧道回到屬於打鐵寮的歲月繁華。
東興橋兩拱石砌造型的糯米橋,平面無護欄橋面,橋面兩端高出古道許多,造有石階步上橋面,可惜兩邊石階面大都已損毀。
10:14離開東興橋往前不久再遇岔路,右往可往白石埤(白石湖),左邊平緩寬大的土石路走往白石山。取左往白石山。
遇叉路,左下木橋接回古道過溪處,回程準備走這段捷徑回打鐵寮古道。續往白石山。
路徑在此一個大右彎開始陡爬上白石山。
這段陡路果然非常陡爬起來夠累夠喘,途中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幾次。
10:47這段陡路花了20分鐘終於爬上白石山腳下。取左進入白石山腳路。
進入陡直的大峭壁下,沿途有很多的大樟樹。
大溪以前是樟腦集散地,目前更以木器聞名,手工神桌遍布大溪老街,步道上有大片的樟樹林,林蔭遮天、蒼鬱翠綠。但今天卻是為了白石山岩壁上的「峭壁精靈」花影而來。進入白石山腳路就一直注意著岩壁上的狀況,期待花影的出現。
果然不負所望,從岩壁上的台灣蘆竹叢中吊出7朵美麗的花影。這7朵花剛開出不久。
白石山石壁下的豔紅土量及水分夠所以花叢都是連花帶業相當漂亮。
不知名的花!
這段白石山腳路相當長,沿著大壁下繼續往上緩爬找尋艷紅花影。
粗大的艷紅老欉連花帶葉從小樹叢伸吊出來,只可惜周遭背景很雜亂!
白石山腳路結束,路徑右轉陡爬上稜線。
稜線叉路的皇帝椅。左往石厝坑山右往白石山。取右白石山岩稜。
才轉上稜線就看見右側山壁垂掛出一欉艷紅鹿子百合,開出五六朵花且帶有不少的花苞。
拉繩爬上白石山岩稜,岩面有「白石山」白漆字。
11:35白石山海拔625m無基石。岩頂小樹上掛有一面國旗。同行山友準備了咖啡,就坐在白石山頂休息享受濃濃的咖啡。
山頂展望極佳,眺望桃園市區亦可眺望金面山。
循岩稜而下一路小心腳下步伐,一面也注意岩稜下的艷紅鹿子百合花影。
在這處圓凸的岩稜邊拍到今天最美的花影。
一枝花梗從岩壁頂伸展而出,開3朵花還帶2個未開花苞。這是今天拍到最美的花影。
可惜從岩稜往下只能拍到花背。
岩稜續往下。
左側樹林間出現白色根結蘭!or白鶴蘭!傻傻分不清!
這段岩脊邊的植被似乎有崩落看起來有點危險。遠眺石門水庫兩側的溪洲山、石門山。
沿途幾處的岩頂下還是有發現艷紅的花影。
岩稜樹下休息站擠滿了登山客。不停續走岩稜。
蜻蜓台語叫「田嬰」。現在還真是少見了!
12:32稜線叉路,取右下往打鐵寮古道回三層。
岩壁旁拉繩陡下路徑。
回到白石山腳叉路口。取左原路回打鐵寮古道。
陡坡路徑下來較快,已回到大彎道轉為平緩路徑。
12:57取右下過木橋接回打鐵寮古道,這段算是捷徑。
緩下好走的路徑。
13:00木橋過溪。過目橋左往打鐵寮費崗哨直走往稜線電塔。取左往廢崗哨。
路徑沿著溪谷而下沿途山棕欉不少。
13:09接回打鐵寮古道,左過溪往東興橋。直行打鐵寮古道。
古道沿草嶺西平緩走出,經過一段大竹欉路段。
古道從草嶺溪邊轉陡爬山腰而上,昔日此段山路宛若龍盤於山腰,被稱做「龍過脈」。沿著草嶺溪邊才是原先的古道,原古道邊深入湖畔,卻被一堵寫著「軍事重地,嚴禁闖入」的鐵柵欄圍住去路。
原先的古道被劃入慈湖管制區,從此陡上繞行又造出「龍過脈」的神話來掩蓋其掠奪行徑,這才是事實與真相,從舊崗哨到此地溪邊根本是後來從樹林中走出來的山徑,先民真那麼沒頭腦挑著沉重擔物爬上彎曲陡上的龍過脈下達大溪,真的騙很大。
龍過脈了氣喘吁吁後一路陡降而下。
13:39回到廢崗哨。
過廢崗哨又是一段陡降的竹林舊石階直下「柑仔店」遺址。
回到阿嬤的柑仔店。不休息續往古道入口。
過柑仔店遺址古道轉為平緩而出。原始土路結束接上鵝卵石步道就接近出口了。
回到濟安古橋。
14:05回到古道入口下的「太平橋」。14:10回到民宅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