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twrunning.biji.co/600_be65cb9a005a83845e246d97927a48dc.jpg)
-
出發日期2023/08/27
-
回程日期2023/08/27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李棟山
景點介紹
李棟山,海拔1914公尺,台灣小百岳N0.28,位於桃園復興區與新竹尖石鄉交界之中級山,設有一等三角點及一等衛星控制點,過去為泰雅族的獵場,山頂最著名的古堡建成年代已不可考,泰雅語以TAPUNG古堡稱之,民國1年,日軍為開發山林而推進隘勇線,揮軍鎮壓當地泰雅族人,雙方激烈交火,最終仍攻佔李棟,並設置砲台,史稱李棟山事件,如今僅餘古堡的城牆壁壘,槍孔遺跡,至於斑斑彈痕,彷彿在荒城歲月中,向人們訴說著曾經的滄桑往事
行前須知
行程規劃:竹60縣道>馬美產業道路>李棟山莊登山口>泰雅文物與動物區>隘寮遺址>雨量觀測站>李棟山古堡>李棟山(2K)>原路折返
山岳等級:初級中級山
路線里程:總路程約4K
爬升高度:380公尺
是否購票:李棟山莊需付門票一人20元
準備出發
李棟山有兩個登山口,一個位於產業道路旁,較熱門的是李棟山莊登山口,今天我們選擇由李棟山莊起登,需一人多付20元門票,但能參觀泰雅文物館,體驗獵人射箭等活動,還能與小動物同遊,是一個很特殊的登山體驗,開車可Google導航 “ 李棟山莊 ”
沿著竹60線接馬美產業道路,產業道路部分狹窄,路況還算可以,都是水泥路面
馬美道路5K處,就到達李棟山莊,整個建築由多種材料拼裝而成,充滿衝突的美感,整個山莊貌似活著一般,宛如台版霍爾的移動城堡,這在台灣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早期的李棟山莊是由年邁的朱姓榮民所經營的民宿,讓登山客有過夜之地,後來因年齡增長體力不堪,而改成簡單的休息站,前幾年山莊不幸失火,部分建築物損毀,現在由第二任莊主接手整建,以泰雅文化為主題
李棟山莊需收費每人20元,可參觀諸多設施,如泰雅文物館,動物區
李棟山為泰雅族馬美部落(Mami)生活領域,亦為族人的獵場,馬美係泰雅語,指米飯的意思,因為這座部落位處高冷又缺水的地方,使村中經常缺糧,因此才以此為名,村人的祖先原本住在玉峰村,因為人口增加缺乏耕地才由頭目率領族親搬上山住
獵人射箭體驗
動物區有黑山羊,日本觀賞雞,防空洞內有蝙蝠棲息,真是個奇妙的地方
由水泥坡道起登
途中略有視野,能望見泰平山,馬望僧侶山,甚至桃園的夫婦山,南插天山
步道指標非常多,也相當新穎
途經隘寮遺址,是一處平坦的地形,途中仍能不時看見古老的駁崁
李棟山有兩條路線,分別是舊路線與新路線,舊路線較緩,但路程較長,新步道陡峭需拉繩,兩者會不斷交錯,我們也是兩條交錯著走,都能通往李棟山
途中還巧遇特大隻藍腹鷴,可惜沒拍到
經過李棟山雨量觀測站
大約40分鐘,抵達李棟山古堡,真的很難想像在近2000公尺的高山上,還存有如此壯麗的城堡,李棟山真的是令人大開眼界,驚嘆不已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開發大漢溪上游偌大的山林,必先攻下標高1900公尺的李棟山,使其成為掌控泰雅族部落的制高點,明治37年(西元1904年),日軍推進隘勇線,攻打泰雅族馬武督群,明治42年新竹廳前進內灣及上坪,頻遭Klapay(加拉排)與Mrquang(馬里洸)之抵抗,西元1910年,日本軍分別從宜蘭、桃園、新竹三面進攻,朝李棟山前進,其間雙方激戰無數次,那羅、八五山一帶戰火四起,最終日軍占領了李棟山,在古堡設置火砲台,取得方圓數百里的控制權,史稱李棟山事件
李棟山古堡,建成年代已不可考,泰雅語以TAPUNG古堡稱之,目前為縣定古蹟
整個城牆,砲座,槍孔,都保存的十分完好
李棟山,海拔1914公尺,台灣小百岳N0.28,位於桃園復興區與新竹尖石鄉交界,設有一等三角點及一等衛星控制點,山頂為一龐大古堡所圍繞並無視野
現場仍能看見日治時期的酒瓶與瓷器,歷史人文遺跡可以說是相當豐富
可以繞古堡走完一圈,找尋歷史的遺跡
李棟山亦是多條路線的交會點,能連走大混山或泰平山,我們則循原路下山,完成了今天的古堡之旅,李棟山步道並不算太困難,路程也不算長,但深厚的歷史文化色彩讓人印象深刻,沉重的古堡屹立在山頭,見證了那風雨飄搖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