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3/10/03
-
回程日期2023/10/03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景點介紹
拉號步道,海拔約270公尺,位在桃園羅浮地區,是昔日拉號社泰雅族人的傳統獵場,拉號(Rahaw)為泰雅語音譯,意思為森林茂密之意,步道沿著溪谷邊坡而建,前段現狀尚可,因疏於維護,中後段路況差,不建議行走
樂信瓦旦紀念公園,位於桃園復興羅浮,是為了感念昔日泰雅族大豹社的領袖而建,是最早接受現代醫學教育的泰雅族人,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的前身,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任聘台灣總督府的公醫,以渡井三郎醫師的名稱,在泰雅族部落行醫,推動醫療觀念,台灣光復後,樂信.瓦旦改名叫林瑞昌,並當選第一屆台灣省臨時議會議員,並積極為族人爭取權利,卻在白色恐怖時期成為政治受難者,因此後人建造此公園,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泰雅族領袖
義興吊橋,建於民國55年,是桃園唯一水管橋,義興吊橋長約200公尺,站上鐵網橋身、木頭鋪面、約70米高,橫跨小烏來與羅浮兩地,俯瞰大漢溪谷的迷人風景,潺潺河水聲令人身心都備感舒暢,逢四、五月還有桐花點綴群山
行前須知
行程規劃1:台7線>羅浮里觀景台>羅浮橋旁產道>拉號步道>原路返回>觀景涼亭>復興景觀吊橋
行程規劃2:台7線>義興吊橋台7線入口>義興吊橋
行程規劃3:118縣道(羅馬公路)>樂信瓦旦紀念公園
大眾運輸:5104公車(羅浮口站)
準備出發
桃園復興羅浮地區有許多景點,今天沿著台7線依序到達拉號步道,復興吊橋,義興吊橋,再接118縣道前往樂信瓦旦紀念公園
羅浮里觀景台
沿著台7線,過合流後就到達羅浮地區,在路旁就能看見一座木造觀景台,湖光山色,景色相當不錯,能看見現代化的羅浮橋(紅色)與復興景觀吊橋(綠色)
接著過羅浮橋,前方為羅浮山
羅浮橋上風景也很美,能近看復興吊橋,羅浮部落及大漢溪景緻
接著由羅浮橋旁產道下行,指標寫往復興吊橋
神秘的傳統獵場
拉號步道
大約距離羅浮橋50公尺距離,先來到拉號步道入口,旁邊建有一公廁,這裡海拔約270公尺
拉號步道,海拔約270公尺,位在桃園羅浮地區,是昔日拉號社泰雅族人的傳統獵場,拉號(Rahaw)為泰雅語音譯,意思為森林茂密之意
拉號步道建有完整的木棧道,前段路況尚可,但很明顯感受到很少人來走
步道沿著山壁而建,很難想像在如此陡峭的崖壁要如何打獵
經過羅浮橋下方,有視野
越走倒竹與雜草越多
拉號步道還蠻長的,似乎能通往河邊,可惜疏於維護,中後段路況相當差,就請自行斟酌了
離開拉號步道,我們走往下個景點,復興景觀吊橋
吊橋旁建有一木造觀景涼亭
復興景觀吊橋
羅浮橋、復興橋及巴陵橋,並列北橫三橋,復興橋建於西元1966年,長約153公尺,為吊橋式的鋼骨水泥橋,西元2002年羅浮橋通車後,復興橋轉型人行遊憩功能,過去半個多世紀橋身曾為淡紫色、淡綠色、粉紅色,如今以知更鳥蛋的藍綠色「Tiffany Blue」亮相,呼應周邊青山綠水,非常美麗吸睛,復興橋位於羅浮公路,是北橫公路的起點,舊名為拉號鐵線橋,是羅馬線聯外的重要交通橋梁
復興吊橋上的景色非常好,河水也超級碧綠,望向遠方,南插天山,魯培山,待矢負山等中級名山,皆一覽無遺,更能近距離觀賞鮮紅色的羅浮橋,也因為較冷門,遊客比起新溪口吊橋少相當多
接著繼續驅車前往鄰近的義興吊橋
羅浮屬羅浮部落與拉號部落的範疇,羅浮,泰雅族人稱為雅邦(Keyopan),其意是曾被明鄭滿清人留瓣子,原屬拉號社的領域,日治時期,日人占領拉號社,建置駐在所,光復之後,所有譯名改為羅浮,雅邦社就被改為羅浮
我們選擇由台7線旁入口走往義興吊橋,距離很短,大約200公尺即可到達,建議可將車停在羅浮遊客中心
按著指標走即可
沒想到吊橋中間被擋起來了,只能走一半折返
義興吊橋
義興吊橋,建於民國55年,是桃園唯一水管橋,義興吊橋長約200公尺,站上鐵網橋身、木頭鋪面、約70米高,橫跨小烏來與羅浮兩地
離開義興吊橋,最後我們驅車前往樂信瓦旦紀念公園,走台7線接118縣道(羅馬公路)即可抵達,距離羅浮遊客中心約3分鐘車程
樂旦瓦信紀念公園
高達10幾公尺高的瞭望台就是樂信瓦旦公園最顯眼的地標
建造此公園的目的,不僅是紀念大豹社精神領袖,更是喚起族人身為大豹社人的驕傲
爬上瞭望台欣賞山景,視野開闊,可遠眺北插天山及南插天山,但並沒有辦法走到看台最高點
樂信.瓦旦銅像
樂信.瓦旦,是大豹社最早接受現代醫學教育的泰雅族人,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的前身,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任聘台灣總督府的公醫,以渡井三郎醫師的名稱,在泰雅族部落行醫,推動醫療觀念,台灣光復後,樂信.瓦旦改名叫林瑞昌,並當選第一屆台灣省臨時議會議員,並積極為族人爭取權利,卻在白色恐怖時期成為政治受難者
西元1840年後,三峽大豹溪流域為昔日大豹社之領地,屬泰雅族賽考列克群,大豹族人自稱為拉流斗霸,清朝中期,三峽橫溪,成福,五寮等地,建立了隘勇線,日治時代,日本政府採取開發山林政策,大肆入山開採樟腦及伐木,遭到大豹社原住民強烈抵抗,在其領袖瓦旦.燮促率領下,各部落聯合抗日義軍抗日長達7年,日軍先在大寮地集結,發起攻擊,在大豹社族強力抵抗下一度受挫,日軍後來由烏來福山增兵,切斷其後援,大豹社終究不敵日軍夾擊戰敗,總人數由原本1000多人僅剩下40幾戶(200多人),而流落今日桃園詩朗,志繼等地,史稱大豹社事件,日本政府宣稱大豹蕃滅絕,日人完全佔領大豹部落,在插角及有木建立隘勇監督所,大豹社餘眾其後又被日人遷往桃園溪口台,利用地形的阻隔控制殘存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