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不丹的旅遊方式多樣化,包括爬山、騎單車、泛舟、賞鳥、單純走馬看花行程。旅客們可以完全的客製化,唯一可惜之處是不美麗的價格。以價格及服務品質論,或許會被認為比較「不值得」。因為我喜歡爬山(健行這字也許更恰當),所以在行程內加入二至三個健行行程 。 爬山行程相對耗時,觀光行程也當然捨去了不少 (價值 vs 價格平衡之戰)。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三個不丹行行程:虎穴寺 (Tiger's Nest 或 Taktshang Goemba)、普那卡宗(Punaka Dzong) 及奇美廟 (Chimi Lhakhang)。
虎穴寺是第一個健行行程。它建於1962年,位於帕羅(Paro)山谷中3750 公尺的懸涯壁上,是不丹最神聖的寺廟。 據說,偉大的蓮花生大師在第八世紀時騎著老虎,帶著佛法回到不丹,接著他在洞穴閉關內修行三個月,洞穴的上方,後人加建了虎穴寺。蓮花生大師被視為阿彌陀佛之化身、觀世音之法語、諸佛之心意,並被尊稱為「咕嚕仁波切」。人們相信這是不丹佛教思想的起源地。
一般而言往返要花費 5 ~ 6 小時,體力狀況不允許可安排騎馬至山腰處,再步行約 45分鐘。喜愛走走看看的我當然是選擇了步行上山。
前一小時路程皆為黃土路,所以只要風兒吹起或走在馬兒後面,塵土就會飛舞式的歡迎你。身為一個愛ㄌㄨㄚˇ.ㄌㄨㄚˇ.熟 (遊走)者 ,更是一個愛買者,Buff 頭巾馬上戴由脖子上拉起罩住口鼻。我想如果你不知Buff 頭巾之聞名處,應該好好做做功課了。對我而言,選擇 Buff頭巾是很難的抉擇,因為有很多種風格,如: 可愛風、龐克風、運動風 、嘻哈風等,每一條都想擁有,所以在這幾年內買了好幾條的來搭配衣服。愛好戶外運動的人,應該都不只有一條吧!
上山的路上,陪伴的是到處可見迎風招展的五彩佛文經幡,聽說,隨著風吹而飛舞飄動一次,就是誦經一次,祈求神明的庇佑,感覺走上山的路上,一直被經文庇佑著 。經幡有很多顏色如,藍、白、紅、黃、綠五色布幟交互成長繩狀,上面印製著各式經文和神像。
基於禮貌,導遊走在我後面,但大概是因為體力不太好,走幾下就要休息幾下。帕羅的太陽很大,氣溫大約12~15 度,因為乾燥,感覺起來像是20度的台灣。沿路沒有什麼樹蔭所以相當炎熱,可是躲到小小的樹蔭下時,馬上感覺攪冷筍(台語)一下。還好我這次有穿著icebreaker之羊毛上衣,調節體溫的能力真的算是很不錯,流汗後衣服上完全沒有汗臭味,(雖然有時候聞了有汗臭味的登山衣,感覺自已還蠻有成就感的,羞)。不丹如日本,是靠著左邊走。左邊從山林往下看,可以看到村落零落的房子。
而往右邊向上看就會看到依著山不規則地、險峻的虎穴寺,及環繞著它的幡旗。
上虎穴寺的路約當2.5小時,於約當1.5 小時處有一個頗大餐廳。抵達後導遊幫我叫了杯奶茶及小餅乾,以方便我在欣賞遠方的虎穴寺時好好享用及休息。本來導遊預訂休息10分鐘的,但我太享受這漫活、沒有壓力的一刻,所以多停留20分鐘 。
再往上走10多分鐘就到了觀看點,這裡可是非常棒的拍照點,真是怎麼拍怎麼美,因為令人讚嘆不已的虎穴寺全景可完全入照片內,連傻瓜相機拍都超漂亮的,大砲相機就變成了很重的裝飾品啦~
過了觀看點,就是一個往下山谷的階梯,走過一個不算長的石橋,石橋上結著一條條絢麗的五彩幡布,從岩壁一邊延伸到另一頭的坡頂上,視覺上非常地有張力。橋的另一端是另一個向上的階梯,虎穴寺就近在眼前了。
「普那卡宗 (Punaka Dzong)」是第二個行程, 普那卡宗 又稱 Palace of Great Happiness (最快樂的皇宮),位於兩條河交會處,一邊為母河 (Mo Chu),另一邊為父河 (Pho Chu)。普納卡是不丹的舊的首都,在不丹每一個省都有一間「宗」,而「宗 (Dzong 或 Tzong)」裡面結合宗教(修道院) 及行政中心 (宗以前也是抵禦外人的堡壘)。
遠遠的就有看到人在泛舟,母河較緩慢,父河較湍急,大家可以選擇自已適合的河來體驗。
1907 年不丹第一任國王及現任國王(第五世)即位之地。因為此地氣候溫合,故冬天時,國師 (Je Khenpo) 及上百位修行者會從廷布移居至此。
奇美廟 (Chimi Lhakhang) 是第三個行程,它是一座求子廟,座落於村落後小山丘上的白色屋子,步行約當30~45 分鐘。奇美廟位於下圖中間山岴上的白色建築物。
此廟供奉一位瘋王神 (Divine Madman),他被稱為瘋王神,因為他認為宗教是存在於內在,而不是被授命修道士才傳教。奇美之宗喀語為 「無狗」之意,因為此神性瘋狂者降服了一隻狗魔並埋葬它於下圖那白紅黑之碑下。所以叫「無狗廟」。
進入奇美廟後,導遊問我是否有意願擲骰子預知自己未來是否有孩子(三次機會),當場我回答,如果不能有孩子,我並不希望知道。而導遊說回答,如果瘋王神告訴你不可能有孩子,那不是一種解脫嗎 ? 嗯………(os: 無誤)………捐獻後,我拾起骰子,感覺骰是骨頭或石頭製成,骰子向上的那一面刻著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圈圈,並不是像我們常看到的骰子。據說只有僧侶知道怎麼讀擲子。
下山走入村落間,整個村落不但是買禮品的好地點,也是拍照的去處 。禮品店裡有木雕、香、面具等,一整個迷失自己的,買、買、買。禮品店的外觀到處可以看到很多壁畫如下圖。這類陽具其實在不丹到處都是,但這小村落幾乎每一間都有 ,據說它可避邪。
其實前往不丹前,我一直很懷疑不丹叫「快樂國度」應該是不丹人還沒有接觸太多虛榮物質生活 。畢竟,人有了太多慾望,快樂就變成了奢侈品。後來發現快樂的國度並不是指每個國民都快樂,而是以國家總體而言,快樂的指標較高。
以下是這七天一些淺薄的了解,我覺得他們相對快樂的原因:
1. 虔誠的佛教徒。
2. 不丹家庭小康資產(主要為房子或農地)都留給女兒,因為女兒比兒子相對無力賺錢養活自己。如果是有一點錢的家庭,男生才會分到一點資產。
起家厝會留給有能力照顧房子及祖先牌位者,但我一直不明白,如果房子會留給女兒及她的女兒,那起家厝不就有可能落入「外姓」中。民宿的女主人及導遊告訴我,不丹人沒有姓,只有名字,名字皆由修道院取所以沒有「外姓」這觀念,故房子沒有一定要留給兒子。
3. 在不丹,大部分的男子在結婚後會搬到太太娘家住,除非父母只有一個兒子,而父母又無人照顧之下,才會住男方父母家。 我想這解決了台灣一半的問題 - 婆媳問題。
最後,以下圖這轉經輪將祝福流向各位,利用水力轉動之轉經輪借由經輪上的咒語散出來,據說可照亮,淨化所有的疾病、病因、惡念。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三個不丹行行程:虎穴寺 (Tiger's Nest 或 Taktshang Goemba)、普那卡宗(Punaka Dzong) 及奇美廟 (Chimi Lhakhang)。
虎穴寺是第一個健行行程。它建於1962年,位於帕羅(Paro)山谷中3750 公尺的懸涯壁上,是不丹最神聖的寺廟。 據說,偉大的蓮花生大師在第八世紀時騎著老虎,帶著佛法回到不丹,接著他在洞穴閉關內修行三個月,洞穴的上方,後人加建了虎穴寺。蓮花生大師被視為阿彌陀佛之化身、觀世音之法語、諸佛之心意,並被尊稱為「咕嚕仁波切」。人們相信這是不丹佛教思想的起源地。
一般而言往返要花費 5 ~ 6 小時,體力狀況不允許可安排騎馬至山腰處,再步行約 45分鐘。喜愛走走看看的我當然是選擇了步行上山。
前一小時路程皆為黃土路,所以只要風兒吹起或走在馬兒後面,塵土就會飛舞式的歡迎你。身為一個愛ㄌㄨㄚˇ.ㄌㄨㄚˇ.熟 (遊走)者 ,更是一個愛買者,Buff 頭巾馬上戴由脖子上拉起罩住口鼻。我想如果你不知Buff 頭巾之聞名處,應該好好做做功課了。對我而言,選擇 Buff頭巾是很難的抉擇,因為有很多種風格,如: 可愛風、龐克風、運動風 、嘻哈風等,每一條都想擁有,所以在這幾年內買了好幾條的來搭配衣服。愛好戶外運動的人,應該都不只有一條吧!
上山的路上,陪伴的是到處可見迎風招展的五彩佛文經幡,聽說,隨著風吹而飛舞飄動一次,就是誦經一次,祈求神明的庇佑,感覺走上山的路上,一直被經文庇佑著 。經幡有很多顏色如,藍、白、紅、黃、綠五色布幟交互成長繩狀,上面印製著各式經文和神像。
基於禮貌,導遊走在我後面,但大概是因為體力不太好,走幾下就要休息幾下。帕羅的太陽很大,氣溫大約12~15 度,因為乾燥,感覺起來像是20度的台灣。沿路沒有什麼樹蔭所以相當炎熱,可是躲到小小的樹蔭下時,馬上感覺攪冷筍(台語)一下。還好我這次有穿著icebreaker之羊毛上衣,調節體溫的能力真的算是很不錯,流汗後衣服上完全沒有汗臭味,(雖然有時候聞了有汗臭味的登山衣,感覺自已還蠻有成就感的,羞)。不丹如日本,是靠著左邊走。左邊從山林往下看,可以看到村落零落的房子。
而往右邊向上看就會看到依著山不規則地、險峻的虎穴寺,及環繞著它的幡旗。
上虎穴寺的路約當2.5小時,於約當1.5 小時處有一個頗大餐廳。抵達後導遊幫我叫了杯奶茶及小餅乾,以方便我在欣賞遠方的虎穴寺時好好享用及休息。本來導遊預訂休息10分鐘的,但我太享受這漫活、沒有壓力的一刻,所以多停留20分鐘 。
再往上走10多分鐘就到了觀看點,這裡可是非常棒的拍照點,真是怎麼拍怎麼美,因為令人讚嘆不已的虎穴寺全景可完全入照片內,連傻瓜相機拍都超漂亮的,大砲相機就變成了很重的裝飾品啦~
過了觀看點,就是一個往下山谷的階梯,走過一個不算長的石橋,石橋上結著一條條絢麗的五彩幡布,從岩壁一邊延伸到另一頭的坡頂上,視覺上非常地有張力。橋的另一端是另一個向上的階梯,虎穴寺就近在眼前了。
「普那卡宗 (Punaka Dzong)」是第二個行程, 普那卡宗 又稱 Palace of Great Happiness (最快樂的皇宮),位於兩條河交會處,一邊為母河 (Mo Chu),另一邊為父河 (Pho Chu)。普納卡是不丹的舊的首都,在不丹每一個省都有一間「宗」,而「宗 (Dzong 或 Tzong)」裡面結合宗教(修道院) 及行政中心 (宗以前也是抵禦外人的堡壘)。
遠遠的就有看到人在泛舟,母河較緩慢,父河較湍急,大家可以選擇自已適合的河來體驗。
1907 年不丹第一任國王及現任國王(第五世)即位之地。因為此地氣候溫合,故冬天時,國師 (Je Khenpo) 及上百位修行者會從廷布移居至此。
奇美廟 (Chimi Lhakhang) 是第三個行程,它是一座求子廟,座落於村落後小山丘上的白色屋子,步行約當30~45 分鐘。奇美廟位於下圖中間山岴上的白色建築物。
此廟供奉一位瘋王神 (Divine Madman),他被稱為瘋王神,因為他認為宗教是存在於內在,而不是被授命修道士才傳教。奇美之宗喀語為 「無狗」之意,因為此神性瘋狂者降服了一隻狗魔並埋葬它於下圖那白紅黑之碑下。所以叫「無狗廟」。
進入奇美廟後,導遊問我是否有意願擲骰子預知自己未來是否有孩子(三次機會),當場我回答,如果不能有孩子,我並不希望知道。而導遊說回答,如果瘋王神告訴你不可能有孩子,那不是一種解脫嗎 ? 嗯………(os: 無誤)………捐獻後,我拾起骰子,感覺骰是骨頭或石頭製成,骰子向上的那一面刻著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圈圈,並不是像我們常看到的骰子。據說只有僧侶知道怎麼讀擲子。
下山走入村落間,整個村落不但是買禮品的好地點,也是拍照的去處 。禮品店裡有木雕、香、面具等,一整個迷失自己的,買、買、買。禮品店的外觀到處可以看到很多壁畫如下圖。這類陽具其實在不丹到處都是,但這小村落幾乎每一間都有 ,據說它可避邪。
其實前往不丹前,我一直很懷疑不丹叫「快樂國度」應該是不丹人還沒有接觸太多虛榮物質生活 。畢竟,人有了太多慾望,快樂就變成了奢侈品。後來發現快樂的國度並不是指每個國民都快樂,而是以國家總體而言,快樂的指標較高。
以下是這七天一些淺薄的了解,我覺得他們相對快樂的原因:
1. 虔誠的佛教徒。
2. 不丹家庭小康資產(主要為房子或農地)都留給女兒,因為女兒比兒子相對無力賺錢養活自己。如果是有一點錢的家庭,男生才會分到一點資產。
起家厝會留給有能力照顧房子及祖先牌位者,但我一直不明白,如果房子會留給女兒及她的女兒,那起家厝不就有可能落入「外姓」中。民宿的女主人及導遊告訴我,不丹人沒有姓,只有名字,名字皆由修道院取所以沒有「外姓」這觀念,故房子沒有一定要留給兒子。
3. 在不丹,大部分的男子在結婚後會搬到太太娘家住,除非父母只有一個兒子,而父母又無人照顧之下,才會住男方父母家。 我想這解決了台灣一半的問題 - 婆媳問題。
最後,以下圖這轉經輪將祝福流向各位,利用水力轉動之轉經輪借由經輪上的咒語散出來,據說可照亮,淨化所有的疾病、病因、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