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越嶺古道",在台灣東部,橫跨東部海岸山脈,清朝與日據時期,維繫花蓮玉里與長濱竹湖,內山與濱海的要道.
這條古道算是八通關越嶺古道的延伸,清總兵吳光亮帶領弟兄在完成八通關越嶺道後,繼續帶領廣東飛虎軍,打通從內陸通往海邊的道路.定名為"成廣澳道路".
日據時期,因應統治需求,曾經修繕過,定名為"紅坐道路",又因台灣總督府限制台灣民生物資的流通, 這條道路遂成為運送走私物資的重要道路.
隨後國民政府遷台,重新開闢'台11','台23'等現代化道路,越嶺道逐漸沒落下去.
2002年林務局編列預算,2008年完工全新的"安通越嶺道"西段;2015年再次完工"越嶺道東段".至此,全線完工通行.成為國家步道系列的一員.
西段道路由於山林的開發,登山口之前的路段均已鋪設水泥或柏油,車輛可直達登山口;登山口後的路段因曾經是車道,坡度較緩,路面寬廣好走.東段則是採用原生態工法,路況較為崎嶇.
依據查找到的資料,有許多登山隊從'玉長公路''富祥橋'作為起登點;也有的直接開車到達登山口.爬上稜線觀景台後,繼續前往南竹湖或是原路來回,各有選擇.
我選擇最省事的方法,騎機車直上登山口.
很不幸地遇到嚴重的道路坍陷,汽機車均無法通行,只能下車徒步上山,(台灣山林悠游網說要2019/1月才會重新開放).
其實多走這將近2k的產業道路,一點也不寂寞,沿路種滿山林的檳榔樹 .走在檳榔園中,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嚐...".陽光鋪灑道路上,樹林間,淡薄的雲霧繚繞其中,很快就到達登山口.
這是越嶺道的圖騰柱,象徵'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
轉個彎,就到達正式的登山口.路旁設有阻擋車輛通行的柵欄柱.
一路坡緩路寬,輕鬆前行.
這是將近1k的竹林精華路段,有竹林隧道的美稱.
偶而出現的階梯也不難走,階梯的落差不會太大
爬上這道階梯,會有一座涼亭可供休息.一般遊客可在此野餐或上到稜線觀景台.翠綠的草皮讓人想躺下來睡個午覺.
繼續往上延伸的階梯
在這裡很意外地看到一座小拱橋,踩腳的防滑橫木,泰半脫落,雨後有點濕滑 .可從內側橋下通行.
這段路程有直上山稜的樣子,階梯多也比較陡.
踏上山稜,入眼的是一片空地,雜草都清除了,最前端就是第一觀景台,俯瞰長濱鄉與東海岸.
在此休息一陣,再次前往第二觀景台
路上清爽俐落
雜草都被清除了
第二觀景台,只是沒什景觀可看
繼續往東段入口前行,路況就比較原生態,道路清晰,雜草較多
這裡是東段入口,在大樹後面
安通越山在前方1k處,我想去看看,只是路徑不是很明顯 ,雜草又長又多,我擔心迷路或是毒蛇之類,走一段路後決定放棄,回第二觀景台吃午餐 .
今天獨享這山林美景,午餐也不錯吃.
沿路都可看到像地衣一樣的植物,長不高,像地毯般鋪陳在地上,有種走在地毯上的感覺.
沿著來時路下山,
回到登山口
走完這條步道,還可順道前往玉長公路上的安通溫泉區泡溫泉,查詢google地圖,真有幾家風評不錯的.辛苦了一天,是有理由犒勞自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