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18/02/13
-
回程日期2018/02/13
-
相關路線
寒流加上冬雨,北部已有三個禮拜不見陽光,這三週大概有兩週半都在潮潤濕冷中度過,套個這幾年比較潮的說法:濕冷灰暗到讓人厭世。好不容易寒流已過,陽光儘管愛理不理,至少宜人出沒,即使請假也該上山走走。翻翻前人記錄,不巧又翻到12年前繽紛親子團到五分山賞芒的相片,就決定安排結合訪古、健行、懷舊三者於一的行程吧。
此行原打算由十分古道上五分山稜線,登頂子寮山與五分山兩座郊山,卻在找資料的時候看到有關荖寮坑古道的相關記錄,在行程開始前,就先探訪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步道。
荖寮坑原名為腦寮坑,位在基隆暖暖的東南方,與新北市的瑞芳、平溪相鄰。顧名思義,荖寮坑原本為砍伐樟木提煉樟腦的工作地,後來樟樹伐盡,當地開始種植大菁、茶葉,之後發現煤礦,但受限於法令規定禁止開採。
1875年清朝政府解除基隆煤礦開採的禁令,由王東山先生在本地開設東山煤礦,說起來荖寮坑進入煤礦開採時代的時間,比日治時期還早20年,開發時間算是相當早。然而受限於運輸不便,開採成本高,於1920年代停採。
荖寮坑50年的煤礦開採歷史雖不算長,卻在當地形成一些聚落,走訪園區內的環狀步道,東勢坑溪綿亙其中,菁礐、古老石厝、礦業廳舍等等雖已傾圯,依稀可見礦業開採年代的風華。除此之外,豐富的生態也是荖寮坑相當引以為傲的特色。春季的鐘萼木、金毛杜鵑,夏季林間與溪邊的昆蟲,秋天的台灣根節蘭、台灣山菊、馬藍等等植物花朵盛開,冬季雖然潮濕多雨,步道周遭斯文豪氏赤蛙如同鳥鳴的蛙鳴聲,同樣讓人有療癒的感受。走完一圈步道1.3公里,海拔區間310公尺到370公尺算是平緩,50分鐘可完成的步道,就算是想消磨半天也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下為影像記錄。
1.荖寮坑有兩條步道入口,一條是淡蘭古道暖東舊道,也稱為十分古道。另一條是這篇手札的主題: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步道。
2.茄苳老樹,下方小廟為茄苳媽宮。
3.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步道早先是以荖寮坑古道為名,以古道名之倒也未嘗不可。
4.剛進古道不遠,斯文豪氏赤蛙的蛙鳴聲不絕於耳。東勢坑溪清澈潔淨,相信也是蛙類天堂。
5.水同木(桑科榕屬),僅存零星果實。
6.步道以碎石與棧道為主,相當好走,雨天走木棧道注意濕滑。
7.沿途有相當多的老石厝與聚落遺跡。
8.荖寮坑先民種植大菁(馬藍屬)的年代比煤礦開採更早,這些菁礐現場已經是難以辨認。
9.木棧道往上走,看到右邊涉溪處有個路標,過去看看。
10.往550峰、望古山、龍船朵……總之就是岳界知名的五四縱走(瑞芳五分山到汐止四分尾山)稜線。這段路不太好惹,加上肺炎初癒且又孤身一人,還是乖乖照原定計畫走就好。
11.棧道外的台灣根節蘭果實,數量其實多到很難不注意它們的存在吧。
12.植物解說牌,沿途數量相當多。
13.來到步道的最高點,先去辦公廳等遺跡看看。
14.步道途中有多處平台可以休憩。
15.較窄處也都設有護欄確保遊客安全。
16.步道盡頭往右下階梯接礦場辦公廳舍,直行可通往望古山。
17.辦公廳舍遺跡。
18.木棧道沿著東勢坑溪而行,即使夏日造訪,想必也是清涼。
19.鍋爐間與排煙道遺跡。
20.鍋爐間的石砌支柱。東山煤礦開採初期是以水平坑道採自然通風的方式進行開採,而後開採量增加,改以斜坑增加開採範圍,必須引進機械動力。於1875年購置鍋爐設備,以石砌支柱建造鍋爐間,同時以溝渠引東勢坑溪的水進入儲水櫃,供鍋爐設備使用。
21.排煙道遺跡。排煙道又稱做倒地煙囪,主要是用來排放鍋爐所產生的濃煙。在靠近鍋爐的這段以倒Y字形建造,讓兩組鍋爐排煙時不會因為相互作用產生濃煙亂流。排煙道的施工主要是順著山勢挖掘,並以石材為排煙道襯砌,挖掘至半山腰再以紅磚建造直立式排煙口,避免山谷濃煙密佈,維持礦區的空氣清新。底下相片右邊的孔洞,不知道是否為當年排煙道其中一個倒Y字形接口。
22.紅果金粟蘭。
23.棧道與遺跡。
24.遺跡,大概是住家,範圍還蠻大的。
25.棧道旁的八芝蘭竹。
26.另一處遺跡,據說原本是三合院。
27.石砌牆面。
28.荖寮坑算是個保留的步道規劃與維護算是相當用心,但遺跡日漸傾圯,舊觀日遠,總讓人不勝唏噓。
29.步道接到暖東舊道,右轉往五分山稜線步道,左邊則可回到荖寮坑。
沒有過多的人為設施,維持步道與生態景觀的平衡,步道易行落差不大,荖寮坑是個相當適合親子同行,一年四季都適合前來的好地方。只是停車空間不大,暖東產業道路的路幅也不大,必要時可能得找產業道路路福叫寬的地方停車再步行上山。
逛過荖寮坑,接著就要開始進入主題:淡蘭暖東舊道登五分山,待續。
需仁.2018/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