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碎念】登山就像...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 大叔
  • 1,762 次點閱
  • 7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是一部大叔看過數一數二奇耙的電影,創意之新是我當時看都沒看過的。

男主角是我們帥氣一哥布萊德彼特,女主角是精靈女王凱特布蘭琪。

劇情主軸很簡單,就是男主角是『倒過來活的』,大叔意思不是他顛倒,而是一般人是從小活到老,而他是從老活到小。

p.s.題外話,原本以為活到最後他會變成蟲蟲(u know大叔指甚麼)結果沒有好失望


這種『越活越回去』的概念,好像都是拿來幹譙人的耶...


但是呢,自從大叔開始爬山之後,也有著這種越活越回去的感受。

就是一種山爬得越多,越覺得自己像是初學者的fu。

登山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感覺不開掛技能點數根本就點不滿啊。


遙想剛開始的登山,在甚麼都搞不清楚的情況下,拎著包包就往山頂衝,也不管有危險沒危險的,能安全地活到現在也算是一種生態奇蹟了。

初期登山的那段時期,仗著年輕力壯,總覺得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沒有爬不上的山頭,所幸山神沒有太跟我這白目計較,或著也是覺得大叔太聒噪,沒把我留在山上跟他做伴。


有人說,在百岳數目20座上下時是最容易出包的時候,基本上大叔也認同這種說法,在這個要多不多,要少不少的攀登數量,確實容易讓人覺得自己有種『脫離新手村』的感覺。

脫離新手村這想法算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代表自己也花費了一定的時間在山岳累積了屬於自己的經驗。


怕的不是認為自己脫離新手,怕的是誤以為自己已經是老手。

百岳20顆算是得上是某種程度的里程碑,但脫離新手村這關鍵不在於爬了20顆百岳,而是這20顆百岳到底是哪些,以及你攀登的過程如何。


眾所皆知,百岳難度落差極大,如果單純是要湊滿20顆百岳並不難,合歡群峰、石門山、玉山前峰+主峰、南橫三星、郡大山、奇萊南華、加利山、伊澤山、大霸尖山(到霸基)等都屬於難度非常低的百岳,特徵就是路標清楚、山友眾多(除南橫三星有黑山疑慮),再跟著一些山友們湊一湊,如小霸尖山、武陵四秀、志佳陽、羊頭山等...要來個最速20顆達陣不困難。


相信大多初期在攀登百岳的人都跟大叔一樣,都是跟著人家的團(無論是商業團或是自組團),從沒想過爬山有認路這件事情,更沒想過每一天要推進到哪個營地吧,吃也是跟著別人吃。


這時的登山者只要全神貫注在『走路』這件事情就好。

也就是說,這時期的我們將百分百的體力留在攀登這件事情上。


當我們登頂的那一刻我們似乎也容易產生『其實爬百岳不難嘛』這樣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說對也對,說不對也可以是不對。


在這階段至少體力這個條件是沒問題了,但僅僅只有在體力這個條件滿足而已。

山難發生的原因之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登山者的輕忽』。

而輕忽則多發於『老手』和『誤以為自己是老手』的人身上,但後者佔的比例為絕對多數。


真正的新手是很難輕忽行程的,或說是覺得自己是初學者的人,他們只怕準備不周,所以在一個不很確定的行程之下(沒熟的人帶隊、沒人幫忙背負公裝)大概就直接讓活動GG了。


初期百岳絕大多數都是跟著別人的腳步或是路旁的路標,然後也不用多想,走著走著就到了,接著就是享受著山頂上的美景,看著po在臉書上的美照。


爬山就是這麼一件美好的事情,是吧?

試想一個場景,今天你變成領隊,你必須決定每天行走的距離、在何處紮營、正確路徑的判斷、該攜帶甚麼裝備、每餐需要吃甚麼食物,這5項平常你完全無需思考的事情落在你肩膀上時,你是否仍能像以前爬山一樣愜意?


爬山就是一件這樣綜合性的運動,當你的心力不能全心在單純的攀登上時,你是否還會覺得爬山是件簡單的事?


或說,你是否還會覺得自己是位『登山老手』?

現在的登山界的情況,多數是以百岳攀登的數量當作『高手』的評斷,但在商業團氾濫的狀況之下,豪華團不斷推陳出新,沒有最豪華只有更豪華,山上吃的東西真的讓大叔瞠目結舌,裝備有人幫忙揹,三餐有人打點,你只要有體力走完全程就好,所以說要完百真的不是一件難事,就像一位前輩說的:『錢砸下去就完百了啊!』


所以大叔的意思是叫大家不要追求百岳的數量?


No No No~~~請別誤會,大叔非常贊成每個人去追求讓自己有所意義的事情的,無論你攀登百岳的目的是甚麼,即便你只是要拿來炫耀,那就大方地炫耀吧!沒人可以或應該教導你攀登的目的是甚麼,你無須就此改變你的價值觀,想炫耀並沒有甚麼錯。


大叔要強調的,是登山者要有『初學者的自覺』。


隨著百岳數量的增加,路線也會越來越有危險與難度,越輕忽的態度代表的就是越高出包的機會。

你可以追求百岳,但也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

大叔並不在意身旁的隊員爬過幾顆百岳,但我在意他們是怎麼爬上去的。


簡單說,就是內容比數量重要,甚至你沒爬過百岳但有規畫過其他登山行程都是更好的狀況。

一次好的攀登計畫與過程,遠勝幾十次『跟著走就是』的攀登方式。


現在休憩登山蔚為主流,也就是我說的跟著走、快速完百的模式。

模式本身沒有錯誤,追求美照也不是罪,但就此認為自身躋身登山高手之列那可就誤會大了。


這不是要給攀爬過數十顆百岳的人潑冷水,也不是要給你挖苦說百岳數量沒甚麼,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登山最重要的一環,也就是-登山安全。


你怎麼爬山比你爬上哪些山來的重要。

爬山是一種『過程』遠比『目的』重要的活動。


但可惜的是現下『目的』遠重要於『過程』。

甚至到了為了『目的』過度的簡化或略過了『過程』。


去年雪景噴發,所有登山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上山踏雪,似乎深怕身為登山界一份子的自己版面上沒了那一片銀白的雪景。

再次強調,想炫耀的心沒有錯,錯在輕忽的態度與不足的裝備。


台灣不是每年都能看到如這般的遼闊雪況,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會將雪地三寶冰爪、冰斧與岩盔備好,想當然耳,裝備的熟練度更是不用說,一年都不見得穿得到一次,何況是臨時要上山才買的,會多熟練才奇怪。

這時,哪怕你是位完百十次的高手,雪地經驗不足的你也該非常明瞭,自己在這一片雪白的大地上是位『初學者』,態度不得不謹慎再謹慎,不僅該多給自己一點預備天來熟悉裝備,更應了解不能勉強攀登安全為上的正確觀念。


人多亂象就多。


也因雪山圈谷是一個適合雪地訓練的地方,加上雪霸公園放寬管制,讓一般人不用檢查裝備都能上山,所以各種奇景一一開始出現,包括沒帶冰爪的,沒帶指北針的,直接在圈谷仰躺滑雪的。


甚至出現3天雪訓團,為的就是那張雪訓證明(因玉山國家公園還是強制要求)。

每一種現象都有她出現的原因,時勢之所趨,利之所向。


大家一股腦兒的上山,對大叔而言就是去賞雪看大景,跟人擠人賞櫻是相同的道理。

大家一股腦兒的衝快速雪訓團,對大叔而言就是為了取得那張通行證,跟考前補習班道理相同。


這些個人覺得也沒甚麼好批判,大叔自己也會為了美美的雪照而上山的。


而大叔要強調的,是我們必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會因為這次穿過了冰爪爬上了主峰變成高手,也不會因為拿到那張雪訓證明就變成高手,這些都只是『目的』而已。


但不得不說,現在這些『目的』已經遠遠凌駕在『過程』之上。


大叔自己的雪地經驗非常有限,僅僅只有3次,但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哪,我還是很清楚在雪地上我就是位初學者,如果想要持續地雪攀,我就得不斷強化這個過程。


由微知著,回到百岳的登山上。

大叔認為,提升登山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強調『過程』的實踐。

讓自己清楚自己位於哪個位階,了解自己的能力,進而去冒險最適合的行程。


但最重要的是,保持那顆『初學者的心』,讓自己不滿於現況,讓自己渴望把某項技能點數點滿,讓自己不斷尋找更安全的攀登,就像班傑明的電影一樣,活得越久,越覺得自己全然新生。


讓我們登山者的心放寬些,讓我們的眼界開闊點,讓自己永遠保持那個初學者的心,那種看到知識熱烈追求,看到不足之處亟欲補齊,登山者本應該就是如此的,不是嗎?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