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山、梨山和八卦山,三個風景區都屬參山國家風景區經營管理,獅頭山風景區可分獅頭和獅尾兩部份,獅頭我們幾天前已去過,這次走位於新竹縣峨眉鄉的獅尾,遊客中心也設在這裡,它以登山步道取勝,從遊客中心→獅山古道→萬佛庵→獅尾山→金剛寺→靈霞洞→覺然塔→海會庵→靈霞寺→元光寺→七星亭→六寮古道→七星神木→六寮茶亭→六寮古道→藤坪步道→遊客中心→水濂橋步道→水濂洞(梵音寺)→遊客中心O型,全程約9.28K / 5小時
遊客中心的前身為獅山小學,成立於民國46年(1957年),後來因招生人數銳減而廢校,民國90年(2001年)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後,才將廢棄校舍改建為為遊客中心。
由對面的獅山古道入口出發
今天氣溫12℃非常適合爬山
獅山古道已成為柏油道路了
萬佛庵前方的內凹岩壁
萬佛庵入口步道有可愛的小沙彌群像,無論是迎客的小沙彌們,或是挑水、掃地的小沙彌,個個都令人倍感親切。萬佛庵原是一座天然岩洞, 日昭和二年(1917),由妙英長老在此建庵,日昭和八年(1933)改稱萬佛庵,民國71年全部拆除重建,以洞為佛殿,在佛龕下有天然泉水流出,水質甘甜清涼,令人倍覺沁涼,數十多年來已擴建為兩層樓高的殿堂,殿宇非凡,已看不出岩洞寺廟的原貌。
從萬佛庵出來後取右續行獅山古道
獅尾山的登山口就在未到花果山茶舖之前的右邊小徑
右上綁了布條的小徑就是獅尾山登山口
獅尾山H300m建設廳礦物課#2083,就位於萬佛庵的後上方山丘,林中無展望。
七星一亭
七星亭,左下往六寮古道七星神木,稍後回程再走。
金剛寺
海會庵
靈霞寺
元光寺獅巖洞牌樓
元光寺大雄寶殿,到此原路折返。
回到七星亭取右下六寮古道六寮古道綠意盎然古道氣氛濃郁,這數百公尺的森林小徑是六寮古道的精華,走來非常舒暢,續行接柏油路取左。
不久就可看到左叉有七星神木指示牌
七星神木,母樟樹齡約400多年,旁邊子樟樹齡約100多年,以同根分叉七支而得名,也是此地客家人敬拜伯公之處,可印證本區舊日的樟木林及採樟盛況,另外這裡也是油桐花和螢火蟲的觀賞勝地,每年初夏,可見成片的油桐花散落滿地。
沿木棧道下切續行
過七星神木續行,在此越過小溪,小溪前有一左叉小徑通往六寮山三角點。
六寮茶亭,六寮古道雖有古道之名,除了前面那一小段外,其它都已鋪上柏油路以供山上居民出入之用。六寮是指第六個隘寮的意思,屬於峨眉鄉七星村,早期這裡為原住民賽夏族人所有,清道光14年(1834年)粵籍的姜秀巒與閩籍的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進入北埔、峨眉、寶山等地的山區拓墾,建立36處隘寮,以防範原住民的攻擊, 六寮的地名正反映出這一特殊的拓墾歷史。(歷史資料取材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
過茶亭不久,直行往親子亭,不取,取右上藤坪步道。
一路階梯陡上
觀景平台為步道最高點
右往猿山,取左往藤坪步道瞭望台。
猿山步道,由於事先沒規劃也就不去了。
取左續行藤坪步道
藤坪步道藤坪步道瞭望台,旁邊叉路往親子亭,不取。
在步道出入口涼亭旁就有一株樹齡六十多年的鴨腱藤
藤坪步道的出入口就位於遊客中心停車場旁,因昔年盛產黃藤,而地勢又平坦,因而得名,沿途擁有多種藤類植物,如雞血藤、鴨腱藤、黃藤、魚藤....等等。
接著出遊客中心大門取左往水濂橋步道,等一下再由右邊的水濂洞回來
步道沿著得石子溪而行,溪畔竹林幽蓊,溪谷則有壺穴、清潭,以及河川侵蝕造成的岩穴、峽谷景觀,沿途景色多樣,走來相當舒適。
糯米橋建於日據時代大正七年(1918年),橋面鋪石板,兩旁石欄杆造形雅緻,石砌的圓拱橋,歷經百年歲月,古樸滄桑,橋身與周遭的山林景色融合為一體,令人不忍打擾這份寧靜之美。
沿途木棧道迂迴曲折,小橋流水,情境幽美,是一條老少咸宜的全家健行步道。
一線天,通往溪谷一線天的路徑已封閉了。
水濂洞因有山泉水沿著石壁而下形成水濂而得名。
寺前的溪谷水流平緩,有不少魚兒悠游其中,因此水濂橋及水濂洞步道,也可說是一條觀魚步道。
回到接竹41鄉道(藤坪產業道路)的階梯,上來到水濂洞出入口,取右到遊客中心,完成O型環繞。
軌跡下載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