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林場為日據時期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園內林相蔥鬱,擁有台灣最大面積的山毛櫸原始林。仲夏期間水青岡換上翠綠新裝,形成大片夏綠林,加上終日雲霧繚繞的氣候,漫步其中令人暑氣全消。
台灣山毛櫸,為台灣特有的殼斗科,山毛櫸屬植物,屬於落葉喬木,又稱台灣水青岡、早田氏山毛櫸,為一萬年前冰河稍退後持續留存生長的物種,是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指定的台灣5種稀有植物之一。
台灣山毛櫸通常生長在海拔1300~2000公尺的山稜線附近,並以新北市、桃園縣間的南北插天山,以及宜蘭縣太平山區的銅山一帶分布最多。山毛櫸枝葉造型優美,隨著四季的變化,呈現不同的風貌:春天的新芽,夏天的綠意,秋天的綠葉漸轉成金黃,冬天枝幹挺拔,迎風揮舞。因為,僅在夏季有綠色樹冠,因此稱為「夏綠林」。 去年深秋我們在陰雨綿綿中造訪山毛櫸步道,今年不跟大家搶秋天的黃金山毛櫸,改看夏天換新芽的夏綠林,並深入太平山舊伐木區的銅山地區,一訪如阿凡達場景般的原始森林。
拜氣象媒體聳動的報導之賜,近幾週的山行不確定因素極高,我們把握山友退訂翠峰山屋的時機,搶訂團體8人房,並立馬規劃2天1夜的太平山山行。
6/9上午5點30分由台北出發,8:30抵達翠峰山屋,先辦理Check In,接著整裝出發(接待志工聽到我們說要去銅山,頗為驚訝,並囑附我們要注意時間)
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全長3.8公里,步道往返約需3 小時,若深入至銅山單程7.2公里,往返需8-10小時。由步道終點觀景台至銅山稜線可欣賞廣達1,100公頃的山毛櫸純林。
由步道眺望翠峰山屋(來此數次,第一次可以清楚的看見山屋)
步道前2.5 公里路段大抵沿昔日運材軌道而行,山徑寬敞平緩,繞行於望洋山山腰之間,輕鬆易行,沿途可觀察動物生態、板岩岩壁、翠綠苔蘚、紅檜林、柳杉林,以及里程碑、工寮、轉轍器等鐵道歷史遺跡。
步道自2.7公里處離開山腰路下切,起伏變大,轉折進入稜脈,3.2 公里至步道終點的路段則綿亙於稜線上,成片的山毛櫸林即在稜脈北側迎風坡,係台灣面積最大的山毛櫸純林。
因為志工的耳提面命,我們一行加快腳步,只用了1小時就來到3.8k的觀景台,在此下背包大休,隊長拿出礁溪滷味及比魯,大伙開喝了起來。
在此休息了快1小時,大伙幾乎不太想繼續往銅山前進(原來這就是隊長堅持要背滷味的原因,還騙我們說怕放在車上會悶壞)。不過因為還時間還很早,最後決定還是往前走一小段,設定12:30為折返時間,不堅持一定要走到銅山。由此往銅山的步道路跡並不明顯,且多芒草及螞蝗,建議要穿上綁腿,並注意尋找登山條,以確認路線。
11:15來到獵人營地,喝口水,加緊腳步,後面的林相,更加美麗
林間鳥瞰南澳北溪發源地
12:20來到優美林地,彷彿來到電影阿凡達場景般的原始森林,有股魔法般的吸引力,令人流連忘返。此時感覺有點變天,因為已屆折返時間,也擔心午後雷雨會影回程的時間,所以在此休息拍照後即折返,銅山未竟,留待秋天再來一探。
回程中遇見間歇性小雨,還好沒有遇到午後大雷雨,約:15:50即返回翠峰山屋,洗個澡休息一下,先到翠峰湖觀景台放空,再回山屋前小酌,等待山屋的豐味大餐,餐後在房裡延續這歡樂的氣氛,結束首日愉快的消暑之旅。
誰說爬山一定要使盡洪荒之力登頂,悠哉漫步原始山林,佐以佳餚美酒,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快事~敬我們一起在太平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