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18.07.29
關鍵字:東岳湧泉、蛇山步道
東岳,位居宜蘭縣南澳鄉最北,蘇花改通車以後,和一山之隔的蘭陽平原更近了一點,卻和橋下沁涼湧泉,還有村外浩淼太平洋更遠了一些。
因為附近山中盛產金線蓮,當地人又稱東岳「伊藥」(lyo);除此之外,此地每年四到六月是飛魚產季,村民都視飛魚為最好的禮物,所以東岳也有「飛魚村」別稱。
一般來說,以東岳國小為界,東邊居住哥各朱社人,西邊則是塔璧罕人,都屬於泰雅族分支,日治大正二年(1913),西邊的塔璧罕人受到日艦侵擾,遷到西帽山下方,也就是今日東岳村現址建立新部落,日人稱為「下東澳」;東邊的哥各朱社由於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於同一年由頭目哈泳.巴達(Xayun-pata)率領族人遷到今天北迴鐵路永春隧道南口處,日人稱為「上東澳」,昭和17年(1942),將上、下東澳合稱「東澳」,後來又改稱作「東岳」。
1.
對外交通比起以往便捷,村內步調卻一如往昔,路旁店家懸吊衣物於屋簷,三兩村民騎著摩托車穿梭小徑,休旅車捲起河砂瀰漫在他們眉頭深鎖的臉龐,遊人身著泳裝熙來攘往,其中夾雜村內耆老蹣跚的身影。
東岳湧泉的誕生是一場意外,九○年代北迴鐵路進行「雙軌化」工程,施工期間發覺泉脈,於是調整路線,並且將泉水導入東澳溪,湧泉清澈見底,平均深度約60公分,全年水溫大約攝氏14到16度,而鐵路正好掠過湧泉上方,戲水消暑的人自得其樂,而岸邊休息的人,也有欣賞列車飛駛的樂趣。
2.
對愛山的人來說,東澳車站後方的蛇山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海拔不高,山上展望卻絲毫不遜色,蛇山一名源自泰雅族語「Babaw Kulu」,由自來水廠門口緩步上行,五分鐘左右的路程就能遇見「獵人展望台」,一覽部落和湧泉之間川流的人潮,北迴鐵路、蘇花改以及其他農路,在翠綠平原中彼此交錯。
縱使停靠東澳車站的班次不多,往返臺北與花蓮的列車卻相當頻繁,一列普悠瑪號從東澳嶺腳下駛來,順著弧線滑行,又迅速駛過蛇山底下,自我們腳下傳來一陣一陣隆隆轟鳴。
對往返臺北和花蓮的人們來說,東澳也許只是望向太平洋的倏然一瞥,而藉由蘇花改往返的遊人,消磨一個下午避暑的快意,轉身走下展望台,我偶然從樹叢間,看見東澳灣最深邃的蔚藍,最原始的奔放。
延伸閱讀:東澳附近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