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新北市瑞芳區] 金瓜石賞秋芒3-1 小金瓜露頭

  • william.luo
  • 1,225 次點閱
  • 6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旅行日期:18.11.10、18.11.18 

關鍵字:小金瓜露頭、五號寮小吃、燦光寮山(新北市雙溪區)

f_24275363_1.png

基隆山匍匐眼前,腳下巨石嶙峋,社群媒體instagram中一張照片吸引我的目光,雖然曾經在黃金博物館前仰望過,也曾經在樹梅觀景台遠眺過,卻不曾注意到距離金瓜石不遠的「小金瓜露頭」,居然也可以賦予基隆山另外一般寂寥的詮釋。

f_24275365_1.png

而我也發現,就在以前拜訪的黃金神社和本山礦場後方,草山戰備道沿線的古道與山嶺各具特色,也只有將這些山嶺、古道的故事逐一發掘,金瓜石和九份黃金山城的傳奇才能更加完整,於是,金瓜石滿山遍野的秋芒,就化為我十一月的記憶。

1.

f_24275367_1.png

金瓜石獨特的個性,顯現在當地自然環境的每一個角落,山城聚落每一日每一年的歲月;和九份一樣,坐落於臺灣東北角的金瓜石,岩層由砂岩、頁岩與少數煤層構成,此地經歷地殼運動,形成東北─西南走向的褶皺與逆斷層。

f_24275368_1.png

大約在一百萬年前,岩漿活動讓金瓜石一帶產生數個火成岩的侵入岩體及噴出岩體,構成今日基隆山、草山以及本山等等山峰,其中,火成岩體內的正斷層和破碎帶,成為礦液上升的通道,漸漸變成金瓜石的金銅礦床。

f_24275369_1.png

臺灣產金的傳說,一向深深吸引著海內外無數的淘金客,根據清朝首任諸羅知縣季麒光於康熙23年(1684)所著『臺灣雜記』曾經記載:「金山,在雞籠三朝溪後山,土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蕃人拾金在手,則雷鳴於上,棄之即止。小者亦間有取出。山下水中沙金碎如屑......」。

f_24275372_1.png

所謂「雞籠」,正是指現在的基隆,三朝溪則是指現在三貂嶺附近,由於清廷禁止採礦,東北角平地不多,不適合農耕,金瓜石的金礦直到光緒16年(1891)才又被重視,當時總督劉銘傳建築臺北至基隆的鐵路,許多原本在美國西岸的粵籍華工到臺灣謀生,他們在美國曾見過淘洗砂金的情景,於是修築八堵鐵橋時,一名粵籍工人在午餐後,抱持好玩的心態,以飯碗淘洗河沙,竟然發現基隆河也產砂金。

2.

f_24275374_1.png

在此同時,不少華僑受到美國政府排華法案及英人實行排除華工的影響,有採金經驗的人紛紛遷徙來臺,加上臺灣各地的人們,一下子湧入三千多人到此淘金;隨後,有些淘金客開始朝基隆河上游行走,光緒19年(1894)發現九份附近的金礦礦脈,而在九份最先找到的金礦就是今日的小金瓜露頭,不久,他們又發現金瓜石大金瓜的金礦。

f_24275377_1.png

原本的大金瓜露頭經過近一百多年來的開採,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本山礦場有如劇場一般的遺跡,小金瓜露頭也佈滿開鑿的痕跡,遺留下的岩體因為狀似河馬,也有人戲稱「河馬露頭」,從縣道102號旁的入口出發,依照路標指引,大約十分鐘左右即可到達露頭底下,露頭背面,岩體被闢出一條通到頂端的小徑。

f_24275378_1.png

百萬年前滾燙岩漿,化作冷凝岩石,鑲嵌閃爍金銅的礦藏,徒留色彩斑駁的裸岩,眼前滿山遍野搖曳的芒草,掩埋昔日連袂成蔭、萬頭攢動的足跡,隨著夜幕降臨,漆黑的山谷升起燈火點點,金瓜石的璀璨因此細緻且豐富,望向北方,深澳岬伸向海洋,海洋浮現基隆嶼渾圓的輪廓,縱使想到返途中必定是一陣追趕跑跳走,我依然留戀著不忍離去。

f_24275383_1.png

3.

往昔聚集成千上萬人口的九份與金瓜石,前者仍舊熱鬧擁擠,後者選擇了寧靜,留下老屋和老人,還有幾家老店舖,守候人們舌尖上的依戀,勸濟堂附近幾家受到旅遊節目推薦,午餐時間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我們索性轉個念頭,走進時雨中學下方的「五號寮小吃」。

f_24275384_1.png

「五號寮小吃」店主人林老闆本來經營雜貨店,民國81年(1992)開始小吃店生意以維持生活,見到我們時,他趕緊走到門前招呼,並且將屋內的燈光點開。

f_24275389_1.png

乾麵、炒飯,是小吃店的招牌菜,菜單簡單樸實,但老闆的手藝正是從簡單中顯現,火候得宜,菜餚色香味俱全,除此之外,小菜也風味佳美,尤其是切片雞捲,冰鎮餅皮中裹著香菜,沾點辣醬相當清爽,據說,這就是讓許多礦工一再懷念的滋味。

f_24275424_1.png

4.

f_24275437_1.png

相隔大約一星期,不同於晴朗的天氣,濃霧籠罩的金瓜石多了幾分滄涼,適合散步、品嚐小吃,卻不適合登山,為此躊躇了一陣子,卻又想到只要雲開霧散,從高處俯瞰一定出現大景,繼小金瓜露頭賞芒,父親、弟弟和我手持登山杖,決定攀登更艱難的燦光寮山。

f_24275453_1.png

燦光寮山海拔738公尺,東北角第一高峰,山頂上立有一等三角點基石,雖然有登山杖的輔助,山徑因為山友熱心地整理,重重芒草叢中仍能辨別,不過沿途佈滿泥濘和亂石,四周濃霧始終沒有化開,不禁使我開始懷疑,是否仍然堅持登上山頂呢?

f_24275468_1.png

攻頂之前,必須通過一段陡直攀岩地形,想到夜晚即將到來,我們一行人與基石合影以後,循原路緩降岩壁,又一步一步踉蹌地朝山下走去,去程艱難的上坡,此時轉變成濕滑的下坡,甚至因為找不到踏點,芒草叢中跌跤數次,最後帶著一身冷汗與泥濘,疲憊地回到登山口。

f_24275544_1.png

有些地方比如燦光寮山,一輩子一次如此狼狽已經足夠,只是我也開始懷疑,是否不知不覺間,失去冒險犯難的勇氣?

燦光寮山一等三角點,終究在行旅困頓時展現寬容的一面,日暮時分,金瓜石群山逐一顯現,半平山、無耳茶壺山以及基隆山勾勒出魔幻的剪影,剪影之後,遼遠雲煙之前,海上漁火點點。

f_24275546_1.png

參考資料

1. 金瓜石採金行

延伸閱讀:金瓜石景點

1. 第116章[新北市瑞芳區] 相看兩不厭

2. 第032章[新北市瑞芳區] 踏上那段金色歲月(冬遊金瓜石)

3. 第018章[新北市瑞芳區] 等待知音(金瓜石下)

4. 第017章[新北市瑞芳區] 祈堂街古道照顏色(金瓜石中)

5. 第016章[新北市瑞芳區] 篳路藍縷山尖道上(金瓜石上)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