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橫健行隊-中華民國自強活動服務員協會-以服務員的角度看健行

  • 謝綝
  • 1,112 次點閱
  • 7 次拍手
  • 出發日期
    2019/01/22
  • 回程日期
    2019/02/25
  • 相關路線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北橫健行,對我來說是一條熟悉又陌生的路,說熟悉,身為宜蘭人的我,總是不知不覺的路過或踏上這條公路,但陌生的是,從來也沒親眼見過健行隊在這條台七線上橫行,而這兩年的駐站經驗,讓我用一種暨是旁觀者又是參與者的角度,成為了北橫健行的一部分。

去(107)年,是第一梯北橫健行的開始,幸運的我,在這兩年都接獲學長姐的邀請,成為了宜蘭駐站,但過往在中橫服務的我,總想著:「北橫到底是甚麼樣阿?該給夥伴怎麼樣的感覺才是北橫健行呢?北橫健行的靈魂到底長得怎麼樣?」,中橫健行,如同凱文大哥撰寫屏風山的歌詞「敬山中月有老故事和老朋友,聽雲中濤洗新的愁舊的憂」,聽就知道這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有朋友、有回憶的地方,我也曾因這些老故事和”老”朋友,而在大學期間每三個月便上山報到一次,你說這樣的一條路,怎不吸引人呢?那北橫呢?我問著自己…,第一次,我覺得對這個活動的樣貌一片空白,思索很久後,我想…既然一片空白,那就用自己的雙眼去看吧!於是,身為宜蘭駐站,卻兩次都跟著隊伍在桃園火車站集合上山,一路在各山莊明窺暗訪的觀察,試圖拼湊北橫健行的樣貌…

我想,夥伴們一定覺得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進山莊常常能見到我在角落,又和夥伴沒有太多互動,但…這樣的距離,才讓我更看見夥伴和各山莊之間的樣貌及交流,並思索建構整個活動帶給夥伴的意義和回憶,經過三梯次的活動,我學習到,北橫是一條有歷史的道路,起自桃園大溪,迄於宜蘭大同,想想過往桃園大溪的繁榮景象及宜蘭後山的未開墾相比,便可知此條公路有其經濟及政治價值;再看到沿線海拔,自復興青年活動中心海拔410公尺起,沿路起降至巴陵648、明池1150公尺,最後一天則驟降至百韜橋320公尺,相比中橫健行僅四公里緩上坡後便一路向下,北橫健行的爬升可說是難度加倍再加倍,更遑論冬季雲霧大多處於海拔800-1200公尺間,等於有非常大的機率必須破開雲霧前行,而下降至800公尺以下便需迎來蘭陽平原獨特的蘭雨氣候,也就是細雨霏霏,由此可見其難度;而在北橫公路上奔馳,讓我感到最大的不同則是「和山的距離」,中橫雖有壯麗的大山和峽谷,但北橫更吸引人的是道路狹小,且因貫穿馬告生態公園及棲蘭神木園區,所以和樹木及小溪的距離顯得更為親近,走在路上觸手可即,不…應該說是被樹木及雲霧擁抱,蔓延至道路上的生命力,更打破了都市建構出的界線,讓夥伴們在這樣的有限的路寬內,縮近了彼此的距離。

所以一路上,我們一同在復興挖掘歷史脈絡和秀麗的風景,見證了原住民和漢人交織的生活,也在此留下許多生澀卻充滿期待的照片;在達觀,透過冉冉的歌聲,建立出專屬每一次的合聲,也在歌聲的浸潤中,洗去一身疲勞,淬鍊並烙印屬於這個梯次的印記;在明池,一同破開雲霧前行,隨著夥伴的腳印,一步一步走進森林的懷抱,探索著距離與界線;最後在百韜橋前豁然開朗,結束一趟如夢似幻的奇妙旅程,乘車順著蘭陽溪畔奔馳,進入宜蘭,在一夜的沉澱及準備後,互道祝福。

第二梯出發前的合影-成員雖少,但臉上的笑容藏不住

d31f0b05dd45f92a20d787971fc068bf.jpg

第三梯出發前的合影-成員更少,但眼中閃著光芒

48a6e29dbc3b459ae5d429c8b2a42a45.jpg


至此我想…宜蘭站能做的,應該就是為破雲冒雨前來的夥伴,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環境,溫暖夥伴冰冷的身軀、平復內心的激昂,讓夥伴能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空間和時間稍做整理,並把握這樣獨一無二,一生只有一次的組合,到這…宜蘭站任務才算結束,北橫健行圓滿完成。

備註:這兩年共三梯北橫健行的夥伴都回饋,真的是吃好住好不惜成本在辦活動,我想,應該很難有人可以出動這麼多人力和車輛,只為了辦好一個活動,但我們做到了!  

我們是-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強活動服務員協會

各位想參加北橫健行的夥伴!敬請趕上!

5e98cbab9afacb501898ae8c5ab9958f.jpg



幕後花絮:

為了讓成員更有回憶和參與感,美工組一同製作了各站和台七線的小印章,就為了能看見夥伴的笑容。

732f123d5cad0a485756fe2033db876c.jpg

印章蓋出來的效果(因個人隱私所以姓名進行部分馬賽克)

0befbdcc38d9b4dd32c73a11bf4c5499.jpg


服務員在海報前進行動作示範

1df27103042be7529fce752c0d8b0314.jpg


駐站服務員在送隊後的合影

4dc64e95eb8c98493e2f0182f9bac1eb.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