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天選之燈

  • 地瓜
  • 11,231 次點閱
  • 12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不少粉絲頁和朋友轉貼一個連結,標題是:

聽信媒體的正義之舉 - 平溪天燈淨山後的反思「天燈重創環境」的報導對還錯?他親自上山拍照追蹤才發現輕信了媒體

兩個標題是同一篇,第一個是原文,而且已經是2016的文章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

針對那篇(業配)文,其中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和盲點,所以在這裡我以實際的經驗和觀察來做點分享


首先

1.不要單方面的全盤接受媒體的報導是正確的

2.不討論文化與環保並存與否的議題,網路上已有許多相關文章和報導

3.本文以實地經驗,從(自認)客觀的角度做描述

4.本人已簽署不自殺聲明

重點整理

  • 以兩年來幾次淨山活動的結果證明,平溪的天燈垃圾遠多於原文所述。而且有更多的是掉落在河裡或是山坡上難以撿拾的地方。
  • 當天燈無法百分之百回收時,天燈殘骸自然分解的速度遠小於施放的速度。

--

2010年我剛上大一,加入了社團,脫離了整天打電動看小說的阿宅生活,開始走進了戶外的領域

同年的10月左右,社團學長開的一個活動「孝子山慈母峰健行」,當然就很開心的參加了,這也是我首度踏入平溪地區

爬完山後走到菁桐老街,等待火車的這段時間,除了吃吃喝喝外,當然就是要來放個天燈

平溪天燈聞名已久,難得來到此地不放一下怎麼行?(雖然覺得白天放天燈怪怪的)

96a48e73520cd1df0b54db91beea4c36.jpg

隔了幾個月後,換自己帶朋友來玩,不過這次開始注意到了一些奇特的現象

32ff60e17502c337c72180942c946758.jpg↑往孝子山登山口的產業道路b683eac1a4db621c9369f03fa93c3098.jpg

↑登頂途中

「你看!天燈竟然掉在這邊欸」   「哈哈好白癡」

當時覺得只是個有趣的現象,笑完就繼續爬山,下山後又再去放了兩個天燈


後來漸漸的開始自己一個人爬山,對於環境的議題和敏感度漸增

不管是爬山、溯溪、研究調查、做手作步道等等,來到平溪(或經過)的次數變得很頻繁

每次來都覺得這些掛在樹上的紙越來越多,從沒減少的跡象


好,回到正題

文中主要講述的一個重點就是:實際的天燈數量遠遠少於其他垃圾

作者帶了總共17人,花了100分鐘,撿了7袋垃圾,但只有6個天燈,亂丟垃圾的問題遠大於施放天燈(原來天燈就不是垃圾)


其中的盲點就是,他們都是沿著鐵路、公路等人車易達的地方

但是卻忽略了絕大部分的天燈都是落在人不易到達的山坡上

這還只是表面上看得到的,如果實地深入山林中,會發現裡面根本是個大寶庫

有一些報導或採訪都表示當地都能在3天之內回收9成,不過看看這幾張照片客官們應該都心裡有數

92ea8748d60cb5aa464115eb7f37b083.jpg

362cc9efce5cd82b9cd2aebe709b73d6.jpg

十分車站的後山↑

覺得只有山上才有嗎?來看看106縣道旁的基隆河

2bd04e2c54e72ef78faf27ece2b2bde8.jpg



再來比較一下我們自召的淨山隊以下一個大黑色垃圾袋的單位大約是10~15個天燈紙,不含骨架)


時間:2016.2.28  

路線:東勢格越嶺古道(平溪國中登山口→石燭尖叉路來回)

Total:9人/5小時/5袋大黑

dc7eace6c57aa3dc652c4f5fc1dc7ace.jpg

註:這天還有遇到另一團20多人的淨山隊,我們兩隊加起來的大概是這樣

e732be204036aa2042439a0798ad7622.jpg


時間:2017.2.19

路線:薯榔尖登山步道(菁桐登山口→魔神仔洞叉路來回)

Total:6人/4小時/3袋大黑+1袋純垃圾(含寶特瓶、登山布條、其餘垃圾等)

註:這條路線比較陡峭,絕大部分的都不容易撿拾

c6fdffcc120d2f809c11a921f7c1d2fb.jpg


時間:2018.3.4

路線:十分街(鐵道至後山產業道路保福宮來回)

Total:7人/4小時/7袋大

8169fd99dcc0a017891f63e3244979d5.jpg


時間:2018.12.24

路線:十分街(鐵道至後山產業道路保福宮來回)

Total:11人/3小時/6袋大黑

60920178395d51b6dfb31a264fd34ea6.jpg


另外最近還有一團歪果仁的成果

時間:2019.2.26

路線:應該也是十分街?

Total:19人/2小時/326公斤(含95℅天燈  註:太扯了...

244a91971665ede0241adb68d1a1063b.jpg


其他還有我個人路過時零星的撿拾就不細算了

所以說要評斷一件事情,不光只看表面或是要換個方向去思考,也不要被牽著鼻子走,眼見不一定為憑

註:撿拾的所有殘骸皆交給清潔隊或帶回火車站垃圾桶丟棄。支架部分全剪斷。曾經也碰過商家想直接收購,但是被我們拒絕


---

文中的一段訪問談到:

「天燈就是竹片圍成一圈,然後上面有幾條鐵線。」里長認真的說:「如果這些都可以被回收,你覺得上面會自然分解腐爛的油宣紙,算是對環境的污染嗎?」


從天燈的基本材料來看:油宣紙、竹片、鐵絲、油墨,里長說的好像也沒錯,但前提是有被回收到,那如果沒回收到的,能分解嗎?或者是說他們的分解速度大概要多久呢?


油宣紙?單位至少是「年」來算。綜合歷次撿的天燈,如果是直接在路邊撿到的年份大概有八成是當年份,如果是在山上不容易撿拾的地方,有超過一半以上都是陳年的垃圾。在我們2016那次淨山中,甚至還撿過上面寫著2011年3月的天燈,幾乎完好無缺!平溪如此多雨潮濕的環境,5年的時間都還沒辦法讓它分解,看來它可是天選之燈啊!不過當時忘記拍照存證就是,也可以當作我在唬爛


鐵絲?我家隔壁養的雪納瑞都知道,那不會是一年半載的事情,這裡還請專業人士補充大概的數字。不過如果鐵絲沒做過鍍鋅之類的處理,以鐵的氧化速度搞不好還會比油宣紙快咧!

註:以大氣腐蝕環境分類來看,平溪地區算是C3或C4(最快的是C5沿海地區)

c5d12cf09f2cafa8ac919c7d733eb234.jpg

資料來源:台灣地區金屬材料大氣腐蝕之研究發展


竹片?這倒可以討論一下。如果是當地取材,純手工製作,沒有過多的加工防腐,可能就沒什麼。那如果是由工廠批量製作,材料又取自於他處,那就不一定了,不是就地取材的東西放進來都算是垃圾(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總之這個問題可能還好?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上述的材料都能自然分解,那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分解速度趕得上施放的速度嗎?

這就跟在山上丟果皮一樣的概念,你可能覺得丟果皮會是在幫這裡的土壤施肥,實際上分解的速度根本趕不上丟棄的速度,只是徒增環境的負擔罷了


---

文中另外還講了一件事情:

當地的居民老耆,每回收一個天燈的底座,可以賣給販售天燈的店家供重新製作,一個回收的費用是 $7元,同時,這是他們生活費的主要收入。(所以如果大家一直來淨山,把天燈收走,他們反而沒收入了。)

(原來淨山是擋人財路啊)

首先第一個疑問是:平溪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如此大量商業性的施放天燈?

第二個疑問:從最一開始就有回收機制嗎?

假如前兩個問題的時間點都是在近年,那在此之前當地的居民不就沒收入?(如果要說是從退休之後才開始的那我也無話可說啦)

在另篇文章中作者提到:

一位停車場管理員告訴我,當風向往停車場這邊吹的時候,會有許多人先到停車場這裡,等著撿天燈,他有時候也會跟著撿,但撿到了也是給那些「專門」回收天燈的老人家。而山裡的天燈因為撿不到,只能等它自然分解。

另外,我訪問了在軌道旁一家天燈店內,會撿天燈回收的老阿嬤。阿嬤對回收流程瞭若指掌,但被問到那些飄降山裡的天燈怎麼辦,阿嬤也不確定的說,「應該是清潔隊會撿吧。」

親自走訪十分寮地區的結果,幾乎所有人都對回收流程略知一二,但以回收維生的人卻寥寥可數,且大多都是老人家,因此能在交通不便的山林裡為了幾塊錢的天燈鑽進鑽出,並不可信。飄降山裡的天燈,可能就只有等著腐化一途。

-節錄自專訪平溪天燈老師傅:他們不懂環保,但都努力讓天燈不再是「環境殺手」


另外,這樣回收機制其實讓我想到了幾個類似的案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稍微花點時間搜尋一下「小花蔓澤蘭」、「沙氏變色蜥」、「移除」、「獎勵」,幾個關鍵字

上述的例子都是以獎金回饋的方式鼓勵民眾去移除外來種,但是成效如何?

像小花蔓澤蘭的特性就是生命力極強,如果最後還留了一小段,不久就又會重新長出來

但是誰會花那麼多時間在那邊細心的切蔓?趕緊扯一堆下來拿去秤重換錢比較實在

ac1a169315cb042586412430b60080a6.jpg

沙氏變色蜥的例子就更有趣了,相信應該還有人記得前年的一則新聞

某縣政府請民眾抓,結果民眾隔天提著一桶桶的蜥蜴過去時發現已經被6個人將所有的獎金領完了(為什麼那6個人速度可以那麼快?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是說承辦人洩漏風聲,讓那些人提早做準備了),領不到錢的民眾氣得大罵白費工

然後去年改了規則,說抓母的才能領錢,結果人家嫌麻煩就不抓了

c185aa921ac1968b770397757293e6bc.jpg


回到天燈上,如果有空去實地走一趟的話,還會發現一個超級神奇的現象

50a2852f7a79ecd173cb62a04f0c2b1b.jpg

大概就會像這樣,在大馬路旁邊看到很完整的天燈,但是當你撿起來的時候會發現:沒有骨架

WHY??為啥只有紙沒有骨架??難道是卡在樹上,只有紙被吹下來嗎?

剛剛不是說到回收這件事嗎?試著聯想一下,我們可以就能猜測到:居民「可能」只回收骨架,而紙的CP值低,就直接被棄置在路邊

這樣回收機制和前兩個案例一樣,本末倒置,公部門花了錢卻沒解決問題

這裡要強調一下,可能只是部分居民會有這樣的作法,絕大部分的居民都還是像下面這位阿桑一樣中規中矩

cdd29d26f5755af5dc5d486ee5f704a3.jpg


在一些新聞報導或環保局的說法,都表示回收的數量年年增加

但是為什麼實際看到的景象跟報導的數字有落差?這就表示施放的數量也在增加,回收的效果有限(還不包括那些只回收一半的),治標不治本

所以從源頭解決才是根本之道,以價制量?課稅?管制?環保天燈?用在地文化或自然資源做多元發展?

這些都能來討論,但是也請不要很火大的說不要放、全面禁止之類的(台灣禁止的東西還不夠多嗎)

天燈已經成了平溪,甚至是代表台灣的意象了,這絕不可能被抹滅掉,從傳統文化和環境保育中尋找平衡才是真正的課題

--

題外話,附上2018.12.24淨山錄到的畫面


後來在路上遇到的台電工程車,閒聊一下知道說曾經發生過好幾次的停電事件

所以他們時常要像這樣開著車到處尋,以免天燈卡在電線上面又造成停電


--

延伸閱讀

PanSci泛科學 天燈飛不出平溪,真的嗎?

關鍵評論網 要撿天燈殘骸,先瞭解需要搜尋的範圍有多大?

台客劇場 天燈去哪了?用環保GPS天燈追蹤自己的垃圾

文化銀行 環保天燈計畫 l 找到環境與文化共存的平衡點

台客劇場 環保天燈2018!創造不需要被保護的台灣!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