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19/04/07
-
回程日期2019/04/12
-
相關路線2019大甲媽遶境
「我們素不相識,準備那麼多點心給我們吃的點心攤,你們就是大甲媽的精神:付出。」大甲鎮瀾宮顏清標董事長在祝壽大典結束時的致詞中這樣說道。的確,媽祖遶境最獨特的風景,就是沿途都有無數熱心的信眾與店家,無償提供飲食與生活用品給綿延不絕的進香者們。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們可能很難想像這樣的風景,也很難真正體會一百多公里的朝聖之路上濃濃的人情味。
這種施與受的關係建立,他們稱之為「結緣」。
此行所結下最特別的緣分,肯定是認識 Ping 和他的一家人,而我私以為,他們的重要性,甚至能夠成為這次特派團隊的一份子。因此,身為這次的大甲媽進香特派員,請容我在此介紹我的團隊成員:Alan 和 Ping!
(圖一:特派員小組,由左依序是我、Ping、Alan)
【緣起】
老實說,在親自參與這次的活動以前,大甲媽祖遶境對於我而言不過是新聞彼端的遙遠事件,從來沒有和我的日常生活沾上邊。
在臺中,文化的地理區隔很明顯,山、海、屯的人民擁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媽祖信仰和大甲媽祖遶境的習俗,主要分布在海線地區,包括大甲、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大肚,而我的老家在大里,屬於「屯」區,也就是俗稱的「山線」,相對就比較少接觸到媽祖信仰。再者,我自己家裡正好也沒有參與任何宗教或傳統信仰,因此也未曾深入去了解這些習俗的來源與它們的文化內涵。
宮廟文化與傳統信仰無疑是台灣這塊土地上非常獨特的元素,我們的生活浸透在這樣的習俗之中,久而久之便使得我們忘記去感受它的力量,就好像生活在水中的魚,並不會特別去意識到水的存在與重要性。現在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和我一樣,自認為是一名「無宗教信仰者」,即便如此,大多數人們的生活還是和這些隨處可見的宮廟文化與傳統信仰密不可分,好比求學業順利會去拜文昌、求姻緣會去拜月老,即便沒有進到廟裡拜拜的人們,也都有機會造訪因為宮廟而興盛的鄰近商圈,像是豐原慈濟宮(廟東)、鹿港天后宮等,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若追溯這些宮廟文化與傳統信仰的根源,其實和台灣過去的移民息息相關,而如同我們所熟知的,媽祖源自於中國東南沿海捕魚人所信奉的海神,在明清時期由漢人移民傳遞而來。歷史上,媽祖真有其人,名為林默娘,為救援遭遇海難的父兄而葬身大海,祂的遺體漂流至南竿島馬祖港,被當地漁民打撈上岸並且埋葬,靈穴位置就在今日的馬港天后宮。
台灣最有名氣的媽祖宮廟,我想非大甲鎮瀾宮莫屬了,大甲媽每年出巡時不僅會佔據大量媒體版面,同時也是許多地方與政治勢力角力的舞台。若單就活動本身而言,大甲媽遶境被英國 Discovery 頻道認證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也足見其影響力和號召力之大與廣。有人將它比喻為「台灣版的朝聖之路」,這樣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因為身為海島子民,我們的祖先所流傳下來的海洋文化是極其豐富的,代表海洋的媽祖信仰需要傳承,同時也需要世世代代的子孫去理解和守護。
我想參與大甲媽祖遶境活動的原因,是因為它並不單只是個宗教活動或健行活動而已,更是因為它融合並展現了台灣的庶民文化和生活態度。在這趟旅程中,我們除了可以體會到台灣在地的人情味之外,也能走進大街小巷去品嚐原汁原味的街頭美食,漫步在蟲鳴鳥叫的田園小路,甚至體驗最刺激的炮陣。帶上進香旗並跟隨著進香隊伍到每一座廟宇參拜、祈福、求得平安符,這些都是台灣獨有的民俗風情。
這一趟遶境,我只參與了前六天,也就是從大甲到新港、再回到西螺,我一共寫了十二篇文章,來記述這段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從自身角度出發的心境和體會,我希望能夠透過書寫的過程,讓自己更深入了解台灣本土的歷史與文化,同時我也希望這些文章能夠帶給讀者一些新的啟發與認識。不過礙於篇幅,在這篇文章裡,我只節錄由我主責紀錄的「第五天:祝壽大典」、以及「第六天:新港至西螺」的部分,如果對其他部份有興趣,歡迎拜訪我的個人網站。
【祝壽大典】
大甲媽遶境的重頭戲,是駐駕新港奉天宮過生日,對於許多參與遶境的信徒而言,新港是這趟苦行的目的地,也是折返點,就像登山時走到山頭時,前方就是下坡、是歸途。然而,對於家就住在新港的信徒而言,從大甲走來新港正是回家之路,比方說 Ping。
Ping 正是新港人,從小就每年看著大甲媽遶境到奉天宮進香,成長歷程深受媽祖文化薰陶。當然,對於我們年輕一輩的人來說,媽祖信仰在生活中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強烈,但比如新港的孩子們仍會期待每年大甲媽的到來,因為學校會放假,以提供場地讓隨香信徒能夠紮營過夜。此外,上一代的長輩們對於信仰的虔誠,仍然在行為層面上影響著子孫,比如儀式,比如生活習慣。每年媽祖自奉天宮起駕回鑾,跟在鑾轎後頭送行,或是參與後續的街道清潔工作,都是新港長大的孩子們共同的回憶。
「大甲媽遶境是新港一等一的大事。」Ping 媽這樣說。
(圖二:新港奉天宮)
去年 Ping 第一次參與大甲媽遶境,不過今年才首度從大甲全程隨行至新港。雖然他和媽媽總說,若不是我的吹哄拐騙,兩人大概走到一半就搭車回家了,但實際上,能遇見他們真的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不但多了伴可以沿途聊天,意志力下滑時彼此鼓勵,甚至,Ping 媽還時常四處蒐羅食物給我和 Alan 吃,簡直把我們當自己家兒子般寵著。
最重要的,是 Ping 邀請我們倆到他家過夜以免在外頭露宿,同時還能夠好好地清洗身體和髒衣。
抵達新港那天晚上,縱然已經身軀疲憊、精神恍惚,我們三人仍聊到不願就寢,後來我和 Alan 相繼在客廳打瞌睡,才依依不捨被勸進房間。據 Ping 的說法,我一進房便直接失去意識趴倒在床上,他還費了一番功夫才將被我壓在身下的被單拉出來蓋上。
沿途 Ping 一直叨唸我,明明負責的是第五、六天的行程,為什麼前四天也那麼拼命走,拼命紀錄,還堅持不肯搭車,把體力都先消耗光了。我說,既然都來了,就是緣分,對我而言,過程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同等重要的。
「喔,強迫症。」他說,「是健行筆記的旗子綁架了你。」這句話倒也不錯,曾經我在跟 Alan 討論是否搭接駁車追鑾轎時,同行一位大姐在旁邊聽到,冷不防冒出一句:「健行筆記的怎麼可以搭車!」我從此下定決心不搭車。「其實你可以搭車之前,把旗子先藏起來就好了。」Ping 一語道破盲點。
隔天我們起了大早,去參加整個遶境活動最熱鬧的祝壽大典。
我們從家裡騎機車到鎮上,然後從阿貓伯粉條大王沿著新民路走向奉天宮,沿途的居民和信徒全都手持貢香面對奉天宮,一時間真有萬眾膜拜的氣勢。此外,每一家門口都擺滿了貢品,冉冉上升的輕煙瀰漫一整條街。
(圖三:路上所有信徒朝向奉天宮參拜)
我們越往奉天宮走,人潮也越擁擠,直到廟門口的大鐘,馬路已完全擠得水洩不通。我們試圖往表參道(為了敘述方便,姑且就這樣稱呼吧!)移動,希望能夠從舞台的正面紀錄祝壽大典。
(圖四:奉天宮大門前已被信徒擠得水洩不通)
今天沒有揹負重裝,身體一切舉止都格外輕盈,我們跟在一位壯哥身後,順利地在人群中找到一個理想的位置,正好就在誦經班旁邊,Ping 媽和他們解釋說我是「記者」,他們便讓我站上舞台方便取景紀錄。
祝壽大典原則上是由恭讀〈祝天上聖母壽誕祝文〉、行三跪九叩禮、誦《天上聖母經》、獻疏文和貢品所構成的儀式,全程隆重莊嚴,特別是誦《天上聖母經》時,那肅穆的氛圍和宏亮的歌聲著實震撼人心。
(圖五:誦經班吟誦《天上聖母經》)
關於祝壽大典及相關的祭典儀式,可以參閱林茂賢老師〈大甲媽祖進香過程研究〉一文,其中介紹了大甲媽自起駕至回鑾的各種儀式流程與內容,同時也講述了大甲媽遶境活動的歷史變遷,包括最早到湄州朝天閣、後來至北港朝天宮進香等,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文章。
這篇文章裡還介紹到在祝壽大典禮成以後,會有「領豬羊份」和「拔智慧毛」的習俗,信徒會拔取擺在廟門前的祭祀用的豬公頭毛,並且會捐獻香油錢換取一塊豬公肉。Ping 爸也曾跟我們說,信徒會帶著豬公肉完成遶境直到回家,並且相信吃豬公肉會受到媽祖的庇佑。
(圖六:擺在奉天宮前用於祝壽大典時祭祀的豬公)
結束祝壽大典後,我們在老街上閒逛,體會新港一年來最喧囂的一天,後來還在街上的流水席吃午餐,豐盛的桌菜讓人看得口水直流,我們每個人都吃下滿滿一大碗公的飯菜,當真是無比美味。
(圖七:新港老街上的流水席,豐盛的桌菜美味無比)
填飽肚子,我們到附近的文昌國小看看大家搭營的狀況,如果沒有遇見 Ping 和媽媽,或許,我們也將在這邊和大家共度一宿。
(圖八:隨香信徒在文昌國小搭營實況)
【送行】
這天晚上,Alan 必須到台南上課,因此他今年的遶境行程就在新港正式宣告結束。傍晚我們送 Alan 去火車站搭車以後,我和 Ping 回到家裡補眠,我睡在客廳的沙發上,將腦袋完全清空,遺忘關於遶境的所有任務與辛勞。後來,Ping 爸媽帶了一桶炸雞回家和我們一起吃晚餐,他說,Ping 最喜歡吃像是炸雞和汽水這種不健康的食物,而我突然驚覺自己很荒謬,睡在別人家裡頭,還不斷讓長輩服務……
Ping 爸媽說,其實他們一直很想接待來遶境的信徒,只是家的位置畢竟離奉天宮遠了些,對於徒步的人來說也是不切實際。
晚上十點半,我們從家裡出發回到奉天宮準備和媽祖一起上路,老街上已經聚集了滿滿的人潮,等待媽祖金身上轎。Ping 決定和我一起走到西螺,而媽媽則隨行媽祖到通過雲林縣界的崙子橋。
(圖九:夜晚的奉天宮)
大甲媽自奉天宮起駕回鑾的儀式稱為「回駕典禮」,而回駕典禮最熱血沸騰的部分就是燃放三枚起馬炮。和一般的高空煙火和鞭炮不同,起馬炮光是高度就有一個成人的上半身那麼高,每一顆還得一個人負責扛,而它的氣勢就像炸彈一樣,炸開的時候連地板感覺都震了一下。在點燃起馬炮之前,主持人就不斷提醒大家退開,並且把耳朵摀上、嘴巴打開,以免造成聽力的傷害,可見爆炸威力之猛烈。
第三枚起馬炮炸響後,正式宣告大甲媽離開奉天宮起駕回鑾,現場歡呼聲四起,群眾一湧而上團團包圍鑾轎,表參道盡頭開始施放高空煙火,沒過多久,鑾轎就被淹沒在煙霧和人潮中。
(影一:燃放第三枚起馬炮,大甲媽起駕回鑾)
在繞行新港的路上,沿途的居民們夾道送行,熱烈地和我們說再見,並邀請我們明年一定要再來,這種場景,彷彿就像跨年之後,大家互道「新年快樂」一樣。或許對於新港人來說,大甲媽來奉天宮進香的感覺更像新年吧!
除了送行以及提供物資的人以外,在不起眼的巷口我們遇到了一群等著善後的志工阿姨們,他們準備了各式打掃工具,果真是有備而來。當媽祖離開後,隔天早上還能看到原本乾淨的街道,我們都得感謝有這樣一群默默付出的人,而這也印證了顏清標董事長所說的,大甲媽的精神是「付出」。
(圖十:協助街道清潔復舊的志工團)
過不多時,我們已走到崙子橋,也到了 Ping 媽送行的終點。臨別前,Ping 媽交代我要照顧好 Ping,千萬別讓他落單了,我說好,我一定會成功把他拐到西螺的。當然了,徒步將近四十公里的路程絕非易事,但其實也沒那麼困難,我問 Ping:「你覺得自己做得到嗎?」他笑了,我也笑了。
【每一步都是顛峰】
告別 Ping 媽,告別熱情如火的新港,人群漸漸散去,鑾轎也越走越快,我們踏入了漆黑的田園,很快,週遭便幾乎空無一人。忽然間,我感受到一種走進荒野的孤寂感,眼前是看不見盡頭的漫漫長路。這讓我回憶起當年在荒島時,我也曾半夜獨自徒步在無人的荒野裡。
有些人會好奇,半夜一個人走在荒野中,不會危險、不會害怕嗎?當然會。然而與害怕的心情比起來,我更享受在漫長的孤寂裡。我想起超級馬拉松選手陳彥博在加拿大育空的極地賽事,他花了十天的時間從白馬鎮跑到道森市,七百公里的路程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跑在荒野裡,那是真正嚴酷且隨時有生命威脅的荒野,他甚至在過程中患上幽閉恐懼症,相較之下,我所去過的荒野都只能算是小兒科了,哪裡談得上危險呢!
不過沉浸在孤寂的心境是相同的,他在著作《越跑越懂得》裡頭,詳細記述了那段賽程的經歷與心境變化,他說:「黑夜,是一種通往內心深處的媒介。處在漫長的孤寂狀態,會讓人沉思,進入曾經遺忘的深層回憶中,並再度喚醒它。」平常的我們都活在這個社會所建立的價值觀之下,活在那些規則和刻板印象裡,只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會感受到自己真真切切地活著。
我們聊著許多往事,也聊一些哲學與科學,明明才認識沒幾天,我也不曉得為什麼自己能夠毫無顧忌地分享,或許是因為在這個漫長的夜裡,我們是彼此唯一能夠依靠的對象,所以形成了孤獨共同體吧。
時間飛逝,聊著聊著,我們竟也快走到土庫了,其實真正有在走路的人,我們倆應該已經落在隊伍最後頭。沿途的補給站大多已收攤,所幸我們還是遇到一位熱情的大哥,當場榨了兩瓶甘蔗汁讓我們帶著喝。一輛接駁車一直壓在我們後方不遠處,幾次三番開過來問我們要不要上車。我跟 Ping 說:「我們的目標是西螺,這個距離可能超過你以往所有的徒步經驗,不過我們就慢慢走,不用想著去追鑾轎,累了就休息一會兒,然後繼續朝著目標堅持下去。」他真的就這樣面不改色地陪我一路走,就算前幾日起水泡的腳偶爾會痛,也從沒提過「放棄」兩個字。
「現在跨出的每一步,都是我人生的巔峰」Ping 打趣地說。
【最後一哩路】
我們在土庫的便利商店睡了一陣,再走到虎尾時已經天亮,沿路看見不少孩子們正要上學,在明媚的陽光下充滿朝氣。鑾轎在虎尾的步調明顯慢了下來,而我們縱然一路落後,還停下來睡了一個多小時,仍然在虎尾市區裡追上了浩浩蕩蕩的參拜隊伍,於是我們在虎尾科大前的早餐店吃了早點,接著又到咖啡廳悠哉地喝了早茶。
我們除了在虎尾追上大甲媽的鑾轎,也在路上遇見了幾位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的香客,沿途更是插滿恭迎白沙屯媽的令旗,雖然兩邊的隊伍因為時程差異而沒有相遇,但這兩個台灣最主要的媽祖遶境活動,還是以這樣的方式有所交集。
在中午抵達西螺朝興宮之前,Ping 表示腳趾有點不適,於是我們在一間便利商店休息。這邊聚集了很多香客,不過看起來精神都不錯,倒不太像是因為疲勞而休息,起初我還不了解原因,直到我們起身要再度出發時,無意間說了要繼續來「追鑾轎」,引起旁邊的阿姨詢問。原來他們都以為鑾轎還沒到,殊不知其實鑾轎早已走到前面了,大家都是因為看見其他人在這邊等,所以也一起停在這,結果是誤會一場啊!
從朝興宮開始,我們又開始走在鑾轎旁。雖然說這天的人數比起之前少很多,但老實說,走在鑾轎附近人擠人還是挺累的,所以我真的很感謝 Ping 總是沒有怨言地陪我穿梭在人群中。「雖然前幾天已經拍得夠多,但畢竟是我主責的日子,還是多紀錄一些吧!」我說,他表示支持。結果,我果真捕捉到了一些之前沒有見過的畫面,像是當遇到行動不便的信徒想要稜轎腳時,轎班會將鑾轎抬高,讓乘坐輪椅的信徒也能獲得媽祖祝福。
(圖十一:轎班將鑾轎抬高讓乘坐輪椅的信徒也能如願稜轎腳)
路上我們遇到一些住在當地的老爺爺、老奶奶們,他們將貢品擺在小小的木桌上,然後坐在屋簷下靜靜地看著人群和鑾轎通過。他們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地等待大甲媽來訪,在一年一次的喧囂過後,又恢復到平日裡的寧靜生活。
鑾轎過後,老爺爺和老奶奶開始收拾貢品和貢桌,原來他們並不是住在這條路上,而是住在巷子裡,而所有東西自然都是從家裡搬出來的。Ping 打算起身要幫他們搬回家,我說不如我來吧,於是便幫奶奶把桌子搬了回去。
(圖十二:住在西螺太和寮的年邁信徒)
鑾轎在社區裡又繞了許久,我則是提前了一些到新天宮前等待,新天宮在路口擺了兩百公尺長的炮陣,迎接大甲媽再度駕臨西螺。這次的炮陣是我此行見到最壯觀的,當大甲媽一現身路口,高空炮便開始狂轟猛炸,隆隆的炮聲持續了將近十分鐘都沒間斷,整條街更是立時瀰漫濃濃的煙霧和火藥味。炮陣尾端的鞭炮更是像火山爆發一樣,在街頭炸出了濃濃的蕈狀雲。
(影二:新天宮前宛如火山爆發的鞭炮)
隨著炮聲停息,大甲媽的鑾轎頂著兩顆亮亮的探照燈若隱若現地從煙霧裡頭現身,路旁的活動舞台上,性感的長笛和鍵盤手演奏輕快的流行樂,卻和莊嚴的大甲媽絲毫不違和。事實上,自從奉天宮起駕以來,許多原本播放媽祖聖歌的車都播起流行歌,似乎是在表達相較於去程的苦行,回程是那樣輕鬆與喜悅。
(圖十三:鑾轎若隱若現地從鞭炮的煙霧裡現身)
新天宮前,鑾轎隨著樂曲的節奏向宫內主神行「踏大小禮」,接著一舉衝進宫中停駕。樂聲漸歇,涼風吹拂,只聽得信徒忘情地大喊:「進喔!進喔!發喔!發喔!」
【告別媽祖的朝聖之路】
「各位好,剛才我有看到外面的人很多,媽祖剛好進來廟這裡——坐那個大轎,人氣非常地旺。大家心裡頭的那一尊也要很旺才行!待會兒我們馬上要走高速公路,請各位安全帶要記得繫上,雖然咱的身軀只是一具臭皮囊,但人生在世,要做什麼事情還是得靠它。另外是希望大家都能傳承到媽祖婆的精神,第一點是慈悲為懷,第二就是身體要顧乎勇,這樣才可以降伏妖魔鬼怪、散播更多善良。」搭上從西螺開往臺中的巴士,司機熱情地對所有乘客介紹著。
第一次參與大甲媽遶境,原本其實是打算走完全程的,不過因為須得出席一位重要朋友的婚禮,因此只走六天到西螺,或許來年有機會,可以再來完成這未竟之路。
我想許多朋友一定會好奇,身為一個研究宇宙的人,會相信神明嗎?就像已故科學家霍金總說「上帝是不存在的」、「就算存在,現在也已經過世了。」愛因斯坦也說他所相信的是「史賓諾沙上帝」,是理性主義和科學定律。
其實對我而言,科學理論也就是信仰罷了,它不是真理。人類所發展出來的這些科學論述和公式們,都是建立在許許多多的假設之上,比方說熱力學定律、不確定原理、相對性原理等等,我們並不能保證有朝一日,這些假設不會被發現是錯的。十九世紀末,人類曾深信科學理論的發展已經完滿,任何的科學研究都終將為了提升實驗精確度而存在,結果電磁學和微觀物理相繼出問題,進而引發第三次科學革命,鼎鼎大名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於焉誕生。
要證明一個假設是錯的,只需要舉出一個反例,然而要證明一個假設是對的,要找到無窮無盡正面的支持。人類永遠找不著真理,人類只能擁有信仰。
如果我能夠相信科學理論,那麼為什麼不能相信神明呢?或者反過來說,其實我也不相信科學理論,但是它能夠幫助我們解決許許多多人生在世的問題,我依然會感謝有它的存在,神明對於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媽祖的福澤之下,人民能夠安居樂業,能夠充滿活力並且傳遞良善,這就是媽祖信仰最大的意義。
隨香遶境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只是告別媽祖以後,我們仍然要為了信仰而努力。為了讓生命在消亡以前,能夠被賦予更豐富的意義,我們都走在人生的朝聖之路上,從未離開過。
(圖十四:大甲和新港諸位媽祖神像)
【後記】
此外,也在此感謝我的三位好夥伴。
Alan:繼年初南澳踩線之後,再度大力協助特派任務的攝錄影以及剪輯工作。
Rita:雖未隨行參加遶境活動,但仍然在工作繁忙之餘抽空協助編輯和校對文章。
Ping:此行認識的新夥伴,感謝他和家人提供我和 Alan 不少生活上的協助,以及在新港停留時的諸多招待。
我和 Alan 都是重裝出行,兩個人都揹超過十公斤,我主要攜帶攝影器材,Alan 則主要攜帶露營用具。
(圖十五至十八:我和 Alan 的行囊)
- 本文之完整全文為十二篇文章,發表於此。
- 更多這次進香紀錄的照片請見相簿。
- 原本預計製作精華紀錄片,因時間關係尚未動工,敬請期待。
- 更多影片紀錄請點閱播放清單。
- 這次徒步遶境進香的行跡記錄請參見此。
- 其它特派員的紀錄、以及更多網友分享的心得可見此專輯。
【工商時間】
KEEN NEWPORT 運動涼鞋
還記得第二天早晨,我們在大肚遇到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團隊,雖未見到市長本人,但聽聞他當時腳已經起水泡。我想,徒步遶境最困擾大家的問題,應該就是水泡了,畢竟肌肉疲勞或是發炎那類的痛楚是比較容易復元的,起水泡的痛苦真正就是如鯁在喉。這次參與六天的遶境行程中,我的腳也是歷經折磨,因為我是扁平足,同時又有拇指外翻的困擾,揹負重裝又長途跋涉時,真的會感覺到「你的腳底板不是你的腳底板」,不過除此之外,我倒是完全沒有起水泡。
這次遶境的裝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 KEEN NEWPORT 運動涼鞋,雖然不能斷言 KEEN NEWPORT 是讓我免於水泡之苦的關鍵原因,但穿著它確實讓我在行走的過程中感到輕鬆而舒服。總結來說,它穿起來就像穿布鞋一樣,包覆性和貼合度很好,同時又比任何布鞋的透氣效果都要好。
抓地力:★★★★☆
包覆性:★★★★★
透氣性:★★★★★
舒適度:★★★★★
耐用度:★★★★★
輕量化:★★☆☆☆
看這個星星感覺沒什麼鑑別度,不過對我來說,它就是很棒了,畢竟這雙涼鞋的售價可是高過我的任何一雙跑鞋、山鞋跟球鞋哪!我甚至覺得我可以穿著它輕鬆走完陽明山大縱走。(喔,當然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啦!)倒是我覺得以涼鞋而言,KEEN NEWPORT 的重量算是頗重的,畢竟那厚實的鞋底可真不輸給布鞋呀!
在遶境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人也是穿著這雙鞋來走,同時我也遇到不少人,對於我穿這雙鞋來遶境表示相當明智,看來這雙鞋還真是頗有口碑。
順帶一提,Ping 媽看我穿這雙鞋健步如飛,嚷著說明年遶境時也要買一雙來穿,還一路向人大力推薦,真的是 KEEN NEWPORT 行銷大使呢!
「千里眼、順風耳」郊山健走襪(小創襪祈福限定款)
除了鞋,襪子也是避免水泡的關鍵裝備,許多人建議穿著五趾襪以避免腳趾間摩擦,或是在容易摩擦的部位纏上一層透氣膠帶,這都是正確的觀念,然而,我聽說有人會在五趾襪外頭再穿一層襪,這就真的不建議了。穿兩層襪除了更不透氣外,我們在長途跋涉時腳會腫,穿兩層襪只是造成血液循環更不良而已,對於防止摩擦其實沒什麼幫助。
不過小創襪並非五趾襪,它主打的是包覆性和足底的舒適性,這次遶境總共走了五天、超過一百五十公里,全程穿著這雙襪子。對!不要懷疑,雖然在新港的時候有洗過一次,好加在有 KEEN NEWPORT 的透氣性加持,穿這麼多天我都不覺得它臭。(相較之下我覺得內褲超臭……)
功能性我想是無庸置疑了,倒是我在網路上看到比較多網友,對於將千順兩將軍踩在腳下表達疑慮。我自己是抱著恭敬的心情在穿這雙襪子的,而且我相信神明會支持年輕人在傳統文化上發揮創意,當然,對於不是在這個信仰中長大的我們而言,或許無意間觸碰了禁忌而不知。所以,對於有所顧忌的朋友們,我建議下次穿著這雙襪子上路前(或者購買前),不妨到廟裡擲個茭,請示媽祖娘娘以及千順將軍的心意吧!
這雙祈福限定款的小創襪,是我這趟遶境中詢問度最高的裝備了,畢竟,真的太顯眼了呢!
(圖十九、二十:KEEN NEWPORT 運動涼鞋搭配「千順」郊山健走襪)
OOFOS 肌力恢復紓壓拖鞋
這雙拖鞋其實我並沒有帶上路,因為 KEEN NEWPORT 其實就可以當拖鞋穿,不過回家之後,我有特別拿出來試一試,發現那柔軟的鞋床真的讓腳底感到非常舒適,非常適合在長程徒步後穿著紓壓。
【沿伸閱讀】
- Straybird(2019),〈新手必讀!2019大甲媽祖遶境全攻略〉,發表於《健行筆記》。
- Robert(2019),〈親身徒步340公里,揭密 10 個必去媽祖繞境的理由〉,發表於《Accupass 生活誌》。
- Ballboss(2019),《出大甲城》。新北市:步步出版。
- 林淳芳(2018),〈超級比一比!白沙屯媽祖 VS 大甲媽,還有什麼你不知道的?〉,發表於《太報》。
- 林茂賢(2007),〈大甲媽祖進香過程研究〉,第壹屆俗文學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林茂賢(2004),〈大甲媽祖進香團陣頭之研究〉,2004 年大甲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實錄。臺中市:靜宜大學觀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