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makalu
前情提要在這兒:
走向珠穆朗瑪 PART1 出發篇
走向珠穆朗瑪---Pary2島峰上篇
走向珠穆朗馬---PART3 島峰攀登篇
走向珠穆朗瑪---Part5 EBC大本營
走向珠穆朗瑪---Part6 翻越ChoLaPass
走向珠穆朗瑪---Part7 馬卡魯低地營
走向珠穆朗瑪---Part8 馬卡魯高地營
4/26~
在山上有任何不舒服,都必須老實說出來,不能礙於面子隱瞞,於是我告訴我的嚮導夏唯韌(LAKPA)我有點頭痛。「我們就要上去了,怎麼辦?」他看著我,我告訴他只是一點點,我們可以邊走邊看。這絕對不是免強,也希望如果遇到相關問題的山友要慎重考量上升高度。我會如此決定是因為我有很多次高海拔的經驗,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高海拔的反應,以及若要下撤路程,自己能應付的程度。
當時的頭痛有點隱約,而且這是我在此海拔第三天,前兩天都吃好睡好,沒有理由當高度不變,卻突然高山症。我隱約覺得有點不妙,因為高地營每天都很冷,有時候睡覺滾出睡袋(沒完全拉上)被凍醒,該不會感冒了吧。但無論如何,該有的進度還是要先進行,早上九點吃完早餐之後,我整理得比較慢,十點半才從後頭趕上其他隊員。
從高地營出發後,有很長一段都是亂石堆,雖然身邊林立著冰塔,可是事實上路線卻是在石堆上跳躍。我很快追上並超越先出發的隊員,波蘭的瑪吉塔與美國護照的中國人立瀾大哥,順暢著走就超越隊員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了一下,似乎頭沒那麼不舒服了。只有那位韓國裔日本人鄭大哥一直苦追不到。不過我原本就知道他體能極好,因此也不訝異,他與瑪吉塔都已經在之前高度適應過,但我是第一次上升,不能躁進。
大約一個小時十分,抵達換冰爪的位置,也順便好好休息一下,看接下來是一個綿延無盡的大雪坡,但坡度不陡,似乎C1就那麼近在眼前。十二點我再度出發,唯韌還在後面調整冰爪,我知道他要追上我是輕而易舉,這麼一大段雪坡,也沒有任何困難地形,於是就沒等他。
這時太陽高掛著,雖然也感覺不到什麼溫暖,但可能因為在山谷地形中,至少風不大。我穿著對我來說極少的衣服---上身僅有一件貼身排汗衣、中層衣,下身只有一條薄內搭褲+一件輕薄的外褲。至於頭頂上,是頭巾再加遮陽帽,以及靠臉吃飯不可缺少的面罩。這樣的天氣對我來說剛好,雖然說外在溫度是低於-5度的,但只要不起風,身體持續在運動,都還很舒適。
這樣的溫度我流不了汗,雖然說人體自然會有水蒸氣,但是T8K這件中層夾克是刷毛為基底,手臂及腋下都是高透氣性的刷毛,水氣不會被悶在身上。而彌補刷毛太過透風的缺點,夾克的胸背則是保暖但不怕濕的化纖填充,加強抗風能力。這一版的中層衣有比照我上次回饋的建議做加強,不但增加了化纖的填充,刷毛的彈性又增加,穿起來合身會讓保暖衣物的功能表現大增。尤其是夾克上還有帽子,在天氣變化難測的山區,有時突然起風,把帽子戴起來保暖是很重要的,隨時套也隨時可以脫是必要的,總不可能每一起風就要卸下背包去掏外層風衣,或是得帶著超級保暖帽走全程吧。
這次其實T8K給了我兩件不同款式的中層衣做測試,但我明顯偏好這一件,另一件的刷毛更保暖,但是許多衣服上的設計,無論拉鍊、口袋等…還有合身程度,其實都嚴重影響實際使用的方便程度和習慣。
但另一件衣服的版型材質其實我也很喜歡,已經把這些訊息回饋給T8K,希望下一版能設計出不但實用又好看的款式,這樣身為提供意見者,我也會很有成就感的。
沿著雪原緩上,我仔細感覺自己的呼吸節奏,一開始還覺得走的很順暢。直到海拔接近六千一後,即將到雪原盡頭,眼前是一面陡峭高聳的大冰面,我明顯發現自己似乎步調變慢了。我開始回頭找尋隊友身影,果不其然,整個雪原都見不到人影的隊友瑪吉塔,這時候已經看到身影,慢慢追上了。不是我愛比較速度,而是從以往的經驗我發現,在高海拔的時候,當自己步調開始緩慢,思考各方面的變得遲緩,事實上自己並不容易發現。在高山上,時間掌控絕對是影響安全的重點之一,當因為海拔而引起的步調緩慢,偏偏這時候的自己還以為保持著先前一致的步調,只會哀怨怎麼距離好像變遠了?但若任憑這樣的遲緩繼續加重,後續拖慢的時間會無限放大,耗費的精力越來越多,增加在山上的危險。
因此我發現隨時對比周圍其他人速度,或是如果曾經走過這段路,隨時對比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由此提醒自己,也得知自己身體狀況,無論是要加把勁催促自己,或是評估可能撤退,都可以盡早判斷。
我是第一次拉鍊,就算在低海拔的速度相對快,一旦超過了已適應的海拔,運動表現大幅下降是正常的事情。而像是瑪吉塔那樣已經有經過適應的人,可以在一定海拔內保持運動平率,這時候優勢就展現出來。
我稍微提醒催促自己,抵達C1前最陡一面冰壁稍微加快速度。這面冰壁目測不過一百公尺,我回想起洛子峰C2到C3那面冰壁,少說七百公尺,已經回想不起來當下的感覺了,有如同現在這般喘和累嗎?反正默默地向前,遲早會到。
翻上另一段雪原頂,C1到了,從出發開始計算,含當時穿冰爪的休息時間是四個小時,其實我心裡不慎滿意,因為我知道我速度降下來,這代表適應還不構。看到不遠處就有帳棚,這只是我第一次拉鍊而已,照理說應該停在這裡好好休息,不過我們沒有任何走向C1休息的打算,唯韌頭也不回地繼續向C2前進,而我也持續邁步跟上。
C1與C2只相差200公尺的海拔落差,據理照理說不遠,但這時候的我如果說不類絕對是騙人的。我們沿著冰雪起伏,繞過一個個裂隙,從C1前那個冰壁上來之後,地形抬高許多,遮蔽少了,風也開始大起來。風是我最怕的元素,而冷是致命傷,我又開始冷到受不了,只好把羽絨衣穿起來,連羽絨帽都戴上。天知道我這樣走都不會流汗是怎麼樣一個體虛的體質。我一直在提醒自己的速度,因為有意識地在注意自己步伐,這時候不用比較,我也知道自己依然逐漸緩慢,而更糟糕的是,我開始明顯的感覺到頭痛。C2快到了,就在眼前,但我怎麼覺得走過一個雪丘又一個雪丘卻還沒到。我看到瑪吉塔保持均速的追上我,但我依然快不了,我跟唯韌埋怨頭痛和冷,他也只能向個登山嚮導一樣告訴我快到了。
終於抵達C2,從C1到C2這短短距離,就走了兩個小時。不過回想元元果果第一次走這段路,也是兩個小時,就比較釋懷一點。都是那個日本人太快了啦(誤)。
抵達的時候,帳篷還沒搭完,這很常見,通常只要天氣裝況還許可,我多少會去盡一點力幫忙。雖然帳棚已經不少頂,但我看雪巴們還繼續加蓋中,也就照往常一樣過去幫忙。我問唯韌還要搭幾頂?他告訴我四頂。我算算數量,看起來是他們正在處理的帳篷以外還要再搭,於是拿冰斧在旁邊挖起來。結果他們其實已經搭了今天所需的最後一頂,所謂再四頂並沒有要今天搭完的意思,因為這次上來的人數並不是我們全隊的人,但唯韌看到我在旁邊挖,竟然也不阻止我,任憑我在那邊瞎忙,真是太可惡了,知道力氣是很寶貴的嗎?害我之後一直對他翻白眼,然後躲進帳篷取暖去了,老娘身體虛其實很冷阿,不像那個日本老兄穿著薄薄的一件排汗衣加一件雨衣,就可以一直在外面晃蕩都不覺得冷。
我翻開我的食物袋子,有點後悔帶太少食物上來了,事實上我準備的食物很多,但因為一口氣必須攀登兩座山,我也需要為後面的行程而留。而這一趟不過是拉練,不是正式攀登,因此能量膠之類比較"高檔"的食物我都不敢浪費。而自己愛吃的一些台式食物,因為先前健行的時候天數長,難免嘴饞吃掉不少,現在算算有點後悔。雖然雪巴們食物很多,但我倒是沒興趣詢問,畢竟在山上重要的不是帶多少食物,而是要帶"自己愛吃"的食物。
從大陸買的泡椒豆干也是我愛的食物,我上次去雲南只了兩包回來,現在看著這一包,只好省省的吃了一半,另一半留著明天吃。啃了一個SIS能量棒、又開了軟糖來吃,不過還是想吃些鹹的東西,於是就只能嗑沒熱量但我超愛的海苔米果。再翻翻袋子"冬菜鴨肉粉"只有一包,這時候後悔健行時吃太多也無法改變事實,還是留到明天再吃好了,蛋花湯是帶了不少,不過唯韌這時遞了熱紅茶進來,只要有熱熱的喝,什麼都可以。我配了一些不是很愛吃的餅乾,吃了幾口吃膩了的尼泊爾泡麵,但身體需要能量,不愛也得吃。
頭還是隱約再痛,我知道今天一定要早睡。我量了一下自己的血氧,天啊!竟然只有62左右,心跳則是超過120,這個血氧創新低阿!然後我再一量唯韌的血氧...這是為了安慰我嗎?竟然只有50?我無言地看著他,有這麼糟糕嗎?他竟然可以憑這樣的血氧再外面拉繩索、挖廁所,重點是沿路都是他在等我,他行徑速度依然比我快上許多。 當然,血氧本身就是參考,是必須參考每一個不同個體自己本身的變化,而不是比對其他人。像以我自己而言,極少到這麼低的血氧,對我自己而言,就是身體狀況比較差了。當然唯韌他這樣的血氧也很糟糕,但他一向血氧都比我還低。
血氧機沒有騙人,到了晚上唯韌的身體狀況變得明顯,他因為頭痛根本無法入睡,不斷起身,甚至開帳篷嘔吐。我勉強睜開眼睛,問他還好吧?他說頭非常嚴重的痛。我建議他還是吃顆藥吧,他說他吃了,但不小心吐掉了。我很想繼續關心他,但可能因為前一天沒睡好,今天又比較累,我沒幾句話就不小心…很沒良心的又睡著了。我睡得很好,記得偶爾睜開眼睛看到他一直坐著努力不讓自己吐,後來他又吃了一顆藥,努力不讓自己吐出來。我睡得跟豬一樣,與幾乎坐了一整夜的唯韌成強烈對比,但沒辦法,在山上照顧好自己身體是首要,我知道我身體有恙,必須睡飽,必須有足夠的休息,不能因為其他事情影響。唯韌也知道,他盡量不打擾我睡眠,默默的坐在帳棚裡。
我身體的狀況很可能是感冒,但唯韌很明顯是因為海拔的關係。我不是第一次跟他爬山,從慕士塔格、洛子峰、到馬納斯魯,我都常常覺得這隻雪巴很神奇,其實他頭痛的機率頗高,要不是我見識過他在高海拔超級強壯的身體表現-無氧在7800海拔可以跑來跑去,前前後後大呼小叫的指揮,又挖帳篷又呼無線電...(一般人要是無氧在這海拔,都只剩喘氣和緩慢動作的力氣了)。這隻每次都容易因為海拔而頭痛的雪巴,我都要懷疑他不是雪巴了。不過也有可能是他比較老實,有什麼不舒服都不會隱瞞,不會覺得丟臉的跟我說,其他雪巴我倒是沒有詢問過有沒有人不舒服。畢竟以他這幾個月到過的海拔紀錄而言,這種上升速率真的太快,如果不是因為配合我,應該要有更多的適應時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