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臺北市北投區] 陽明山] 日本皇太子錯過的風景

  • william.luo
  • 2,202 次點閱
  • 8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旅行日期:108.04.20 

關鍵字: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紗帽山

f_24759105_1.png

日據大正12年(1923),日本皇太子裕仁親王,以攝政身份在臺灣停留12天,視察的地方多達62處,各地舉辦的儀式更高達232場。4月12日,皇太子搭乘御用艦「金剛號」從鎮守東京灣的軍港城市橫須賀出發,16日抵達基隆港,接著乘坐火車到臺北,參訪新竹、臺中、臺南、高雄、屏東以及澎湖等地,再搭乘金剛號返回日本。

f_24759117_1.png

4月25日,裕仁親王從澎湖搭船回到基隆隔天,前往草山以及北投溫泉遊覽,自臺北市區出發,經由草山道路(今陽投公路)上山,在草山御休憩所(今草山御賓館)休息,又匆匆趕赴北投,一睹他嚮往已久的北投石,雖然只是短暫停駐,卻讓陽明山從此聲名大噪,成為北臺灣著名的觀光勝地。

f_24759128_1.png

紗帽山海拔643公尺,聳立於草山御賓館,以及後來興建的中山樓、國家公園管理處附近,相傳登山曾經是行啟中的行程,卻因為行程緊湊,加上皇太子對北投石的好奇而沒有成行,如果知道紗帽山雖然不大,可是具有坐擁天下一般的宏偉視野,他會不會深深感到遺憾呢?

1.

f_24759136_1.png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三座國家公園,位在七星山南麓的管理處,遊客中心紅瓦灰牆,屬於傳統的國家公園官方建築形式,相對於擎天崗、小油坑,或者二子坪等等景點,僅僅呈現文字和圖片的展間並不太吸引人,對於陽明山自然與人文的介紹卻相當完整,遊客中心中央的環形展廳,鉅細靡遺地呈現陽明山從北臺邊陲地帶,轉變成國家權力中心,以及臺北人後花園的過程。

f_24759141_1.png

雄鎮北臺的大屯山彙,最早屬於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的獵場,其中,馬賽人是善於交易且語言能力較佳的一支,居住在不易耕作的北海岸,主要透過貿易維生,許多人甚至擔任村落與外國人之間的通譯員,西班牙殖民北臺時期,普遍通用的貨幣是西班牙銀元--里爾,以物價來計量,一擔米約4到5里爾,一擔砂糖4.5里爾,一斤豬肉則是6 stuijvrs(一擔=100斤,一里爾=48 stuijvrs)

f_24759145_1.png

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相繼撤離臺灣後,關於陽明山的記載稀少,清康熙36年(1697)郁永河採硫,此地只是藏有硫磺的原始森林,大約過了40年的時間,才開始有閩粵兩省移民進入開墾,比方竹子湖、坪頂、十八份、興福寮、楓樹湖等等,都是清代延續下來的聚落,早期居民大多採用安山岩建造房屋,家境較好者才會大量使用磚石、斗砌磚及瓦頂。

f_24759149_1.png

2.

f_24759155_1.png

f_24759157_1.png

紗帽山步道0.8公里到1公里之間,是到達山頂之前坡度較緩的平台,平台上的陳何界石,以及陳遐林祖母墓園遺址外斑駁的旗杆座,見證清代漢人在陽明山一帶的活動;紗帽山是七星山的寄生火山,型態上屬於錐狀火山,鐘狀渾圓的山形,源自火山噴發時黏滯性大的熔岩流,山腰凹陷的平台則為岩漿冷卻收縮所導致,由於形狀酷似明代官員配戴的烏紗帽,所以被稱作紗帽山。

f_24759165_1.png

紗帽山步道全長2.3公里,南北各有一登山口,北口陽明湖距離山頂較近,坡度較緩,南口大埔距離山頂較遠,坡度較陡,全程花崗岩石階,以七星山當作屏障,受到強烈東北季風的影響較小,除了山頂分佈少數芒草、箭竹以外,沿途樹林蓊鬱,有時候可以看見生長地面的栗蕨,栗蕨羽狀複葉的羽片對生平展或者斜展,中間的小羽片彷彿蝴蝶一樣,山頂附近則有颱風草的蹤跡。

f_24759169_1.png

經歷數十年農業發展,陽明山的森林遭到大肆砍伐,為了維護自然環境,臺灣總督府從大正2年(1913)開始劃設保安林,大正13年(1924)因為裕仁皇太子的造訪及新婚之喜,在大屯山、七星山、菜公坑山、面天山、紗帽山等地展開長達六年的「大屯山造林運動」,隨後,日人發現泛大屯山北側(當時稱為「裡大屯山」) 尚有約23平方公里的保安林荒廢,昭和6年(1931)又展開「裡大屯山造林」。

f_24759177_1.png

3.

f_24759191_1.png

安山岩打造的步道遍布青苔,顛簸之外時常路面濕滑,有時深怕跌跤,索性沿著山壁緩行,偶爾遇見的櫻樹,仲春時節早已卸下粉紅衣裝,被青綠樹葉覆蓋著,如果沒有解說牌的註解,大概也不會特別注意,事實上,櫻樹也是大屯山造林計畫和裡大屯山造林計畫的成果,昭和15年(1940)大屯國立公園協會成立「櫻委員會」,推動「大屯國立公園櫻栽植計畫」,在草山、竹子湖、十八份、面天山、竹子山等地廣植櫻樹。

f_24759195_1.png

紗帽山的地形不利農耕,人工栽種與自然生長的植物彼此混雜,根據解說,森林高層優勢樹種有紅楠、相思樹、楓香、柳杉,較低的森林中層有筆筒樹、臺灣桫欏、小花鼠刺、杜鵑等等,森林底層則有多樣的蕨類、苔蘚、地衣、真菌,蕨類也會附生在大樹上,例如:伏石蕨、生芽鐵角蕨,行走期間往往溼熱難耐,卻也因為溫暖潮濕的環境,讓紗帽山的外型更加柔軟、渾圓。

f_24759199_1.png

4.

f_24759350_1.png

途經陳何界石和陳遐林祖母墓園遺址,登上山頂之前仍有一段陡坡,過了一陣子,「1.2公里」里程碑附近,「紗帽山」木樁立在一棵大樹下的岔路口,卻沒有任何人停留,走近一看,才知道別有洞天,步道延伸出的木棧平台正對著七星山,眼前豁然開朗。

f_24759355_1.png

明治36年(1903),日人運用舊有道路拓築臺北至草山之間的公路,也就是今天的仰德大道,而最早的溫泉設施為大正3年(1914)修築的草山公共浴場,大正9年(1920),紗帽山南緣的陽投公路通車,過了五年,自動車商會開闢草山至臺北間的公車路線,草山溫泉觀光從此蒸蒸日上,和北投並駕齊驅。

f_24759358_1.png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成立,則起自昭和9年(1934)大屯國立公園協會的誕生,三年後,臺灣總督府將草山及觀音山劃為「大屯國立公園」,卻因為二戰爆發而中止,民國38年(1949)臺灣光復,將「草山」更名「陽明山」,民國49年(1960)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成立,規劃國家公園的議題再起,民國61年(1972)國家公園法開始施行,民國74年(1985)陽明山國家公園終於成立。

f_24759364_1.png

f_24759365_1.png

f_24759366_1.png

七星山主峰和東峰被綿延樹林所環繞,陽管處紅屋頂和下方有如梯田的停車場座落視野中央偏左,中山樓碧綠色琉璃瓦莊嚴肅穆,下方的「青邨介壽堂」荒廢許久,斜屋頂建築前冒煙的圓形池塘,是曾經提供軍官休養的白磺泉,七星山左邊聳立電視塔的山嶺,是環繞火山口的小觀音山群,大屯山、面天山、向天山重重排列至淡水河口,紗帽山雖然山勢不高,卻能將陽明山最經典的天際線一覽無遺。

f_24759372_1.png

f_24759373_1.png

5.

f_24759376_1.png

三等三角點基石埋在山頂通往大埔登山口步道的不遠處,再往前走一段路,山徑陡降之前,路旁出現一張圓形石桌,周圍矗立兩支石柱,從遺跡觀察,可以推測原本應該是四支石柱支撐起的涼亭,據說,大正12年(1923),日本皇太子裕仁親王巡視草山,涼亭本來是為他所準備,結果皇太子終究沒有登紗帽山,只剩下日後無數山友口傳的軼事。

f_24759379_1.png\

臺灣行啟三年後,裕仁皇太子登上皇位,改元「昭和」,在位時間長達62年,二戰之後臺灣結束殖民統治,日本則在昭和天皇之後由平成繼任,日本平成31年(2019),明仁天皇宣佈生前退位,5月1日將由德仁皇太子繼位,更改年號為「令和」。

f_24759382_1.png

登高望遠是爬山的樂趣,紗帽山也不例外,夜晚來臨之前,卻還是得一步一步返回平地,暮色裡,紗帽山的圓潤,還有七星山的崢嶸,漸漸化作美麗且朦朧的剪影。

f_24759386_1.png

參考資料

1.不為人知的日本史--追尋皇太子「臺灣行啟」之旅

2.【專文】陽明山的文化與權力空間史

延伸閱讀:陽明山國家公園

1. 第237章[臺北市士林區] 陽明山] 擎天崗的牛

2. 第227章[新北市三芝區] 陽明山] 百岳的前奏──小觀音山

3. 第195章[臺北市北投區] 陽明山] 郁永河採硫記

4. 第152章[新北市三芝區] 陽明山] 一支杜鵑曲

5. 第140章[臺北市北投區] 陽明山] 大屯主峰,丹山草欲燃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