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米亞桑X百岳 迷途自處講座重點整理 - 2019台大場

  • Chieh
  • 4,281 次點閱
  • 1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2019 米亞桑 百岳 迷途 自處講座 筆記 重點整理

迷途講座已經結束一個半月了,上課內容至今歷歷在目,講師幽默的講解讓人印象深刻,是最佳示範。現場參與觀眾不吝分享自身過往的迷途 、失溫等經驗,更是珍貴不已的資訊。親臨課程,勝過獨自查找資料,完全是含金量滿滿的講座,而且免費 (超佛!) 有興趣嗎?明年報名請趁早~ 本篇為2019年台大場講座筆記,部分段落附上自行補充的延伸閱讀資料,也歡迎在文章留言處分享您的看法。


[ 講座大綱 ]

I. 登山計劃書介紹與擬定

  1. 登山計畫書
  2. 隊伍風險管理


II. 認識等高線、稜線與水線登山步道開路邏輯

  1. 速記地圖比例
  2. 快速認識稜線
  3. 在地圖上畫山線、水線
  4. 方格座標報讀
  5. 六位報讀座標
  6. 認識座標系統


III. 手機定位教學使用

  1. 預先下載離線地圖
  2. 定位
  3. 用APP報讀座標位置


IV. 迷途自處、野外維生、小背包的準備

  1. 野外求生 vs. 野外維生
  2. 登山迷途了該怎麼辦?
  3. 維生小背包的準備


V. 失溫預防與處置



[ 講座筆記 ]

I. 登山計劃書介紹與擬定

1. 登山計畫書

  • 準備:

   - 下載兩份登山紀錄 (注意紀錄的日期、成員)

   - 下載離線地圖

  • 擬定行程表,須包含以下項目:

   - 隊伍性質

   - 每日預估時間

          --用日落時間倒推

   - 特殊地形/地點

          -- 碎石坡、下切溪谷、斷崖

   - 岔路、休息點

   - 住宿點、水源

   - 裝備表、糧食單、急救包清單

   - 報案時間點 (山難預警時間)

   - 留守人

  • 留下行程表與四張照片 (裝備、糧食、穿著、鞋底紋路) 給山下一位懂你登山習慣的人


2. 隊伍風險管理

  • 出發前

   - 事先了解各隊員概況 (依新手/老手比例,調整行程、計劃)

  • 行進中

   - 不讓隊員落單 (降低迷途風險),隊伍人數眾多,可考慮攜帶無線電

   - 中間的隊員有時更需要注意 (中間的人有時候反而可能是落單的那位)

   - 在特殊地點重新集合 (經過困難地形後,重新集合確認人數)


現場討論:隊伍要分開走,還是一起走比較好?

  • 沒有絕對答案
  • 原則

   - 若隊伍中有傷患,不要留傷者一人待在原地。(例如,隊伍僅有三人,可分配一人對外求援,另一人陪伴傷者。)

   - 不要讓後隊壓隊,又再拆隊

  • 可能情境

   - 情境1:天候/路況突然變化,隊友腳程不同→ 走太慢會冷,真的沒辦法再考慮拆隊

   - 情境2:隊伍中有人須先去搭帳、取水→ 攜帶無線電聯絡



II. 認識等高線、稜線與水線登山步道開路邏輯

1. 紙本地圖 vs. 電子地圖

  • 紙本地圖優點

   - 防水地圖可以當坐墊

   - 不用網路

   - 不用電源

  • 電子地圖優點

   - 沒有光源也可以看

   - 好定位

   - 入門門檻低 


2. 速記地圖比例

  • 1/25000 地圖上4公分=1公里
  • 1/50000 地圖上2公分=1公里


3. 快速認識稜線

Step 1:舉起你的拳頭

Step 2:拳頭朝外,看著拳頭跟著默唸

尖尖的地方 (指節,骨頭凸起的地方) 是山頭,
山頭跟山頭連起來是稜線,
沿著山頭往下凸凸的線是支稜,
支稜跟支稜中間 (凹下去的地方) 是溪溝/凹谷。


(翻譯一下老師的解說,大概是這樣)

Step 3:配合下圖,對自己的手再複習一遍 “山頭、稜線、支稜、溪溝” 的位置

2d35c4d1db932d981bfa2029d8acd500.jpeg

延伸閱讀:一分鐘教你看懂等高線地圖


4. 在地圖上畫山線、水線

ce2f6ebcd9e1928aeb7e2c2e723e6788.jpeg

  • 從水線開始畫
  • 深藍是急流區

延伸閱讀:學習從等高線地圖辨識地形


5. 方格座標報讀

  • 座標格式:經緯度 (TM2二度分帶 和 UTM六度分帶)
  • 原則:先報X軸,再報Y軸 (由左至右,由下至上)

2dea20edd6e4bf636b9fc068467e530d.jpg


6. 六位報讀座標

由於二度分帶方格座標無法在無工具情況下精確到1公尺,而且在報讀時數字太多,容易混淆,所以一般使用六位報讀。


7. 認識座標系統

  • 座標系統:TWD 67、TWD 97、WGS 84
  • 報錯系統會誤差近一公里
  • 地圖上方永遠是北邊

TWD67 與 TWD97 之間約有八百多公尺的差異,兩者之間並沒有簡單的公式可供轉換。但若要求精度不高,則可概略以下列公式換算之 (以二度分帶座標為例):

WD67 橫座標 = TWD97 橫座標 - 828 公尺
TWD67 縱座標 = TWD97 縱座標 + 207 公尺


上述公式誤差約在 5 公尺以內,對於工程應用或嫌不足,但對於一般 GPS 定位則是綽綽有餘。


延伸閱讀:
大地座標系統與二度分帶座標 – 上河文化
中華民國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 -坐標系統簡介



III. 手機定位教學使用

1. 預先下載離線地圖

  • 取得軌跡檔的方法:健行筆記、登山補給站、地圖產生器、Google “路線名稱+GPX ”


2. 定位

  • 不用網路/訊號仍可定位
  • 他人的GPX軌跡檔中若有標註很多點是蠻實用的,可以幫助在對照行進中的相對位置
  • Google map定位方式:開啟GPS定位功能,再開啟「地圖」APP,接著按一下右下角的「定位」⊕ 圖示,地圖中的藍點即代表目前所在位置,然後單指按壓藍點1秒鐘,上方搜尋列即會出現該點座標值。 (見下圖)

ce5ef32b4aba55a3a0bd1c263894a066.jpg


3. 用APP報讀座標位置

安卓系統使用者,請下載:台灣大地羅盤、OurxMaps
iOS系統使用者,請下載:登山客 或 使用內建APP:指南針

  • 手機GPS在溪谷、森林中可能的誤差較大,不可完全取代專業GPS
  • 注意電力與防水問題
  • 不要完全依賴電子儀器,仍要有傳統的備案

延伸閱讀:
GPS教學Oruxmap-限安卓使用-防迷途
魯地圖懶人包-魯地圖 Taiwan TOPO 自由/免費分享臉書社團


4. 其他

  • 在山中,手機開飛航模式較省電,不然手機會一直找訊號


IV. 迷途自處、野外維生、小背包的準備

1. 野外求生 vs. 野外維生

  • 野外求生:找水、找食物、做陷阱、搭掩蔽物、生火
  • 野外維生:留在原地待援、保持體溫、保留體力


待援333原則:失溫3小時、缺水3天、沒食物3週 (參考數據)
失溫是讓人最快死亡的殺手,遠遠勝過缺水/食物的狀況。
不要被數據侷限,要有堅定活下去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到555、666,意志力是求生的關鍵。


2. 登山迷途該怎麼辦?

STOP步驟:

  • S (Stop) – 停下來

深呼吸~十口氣  → 先冷靜下來


  • T (Think) – 回想,思考是在哪裡開始迷路

嘗試往回走 → 迷路心態:怎樣都不回頭 (母湯)
過程中留下指向性線索 → 讓他人好找到你

目的:「把自己放大。」
搜救行動會在14天後終止案件,務必要掌握時間。

自救提案:

將手邊塑膠袋切成一條一條,隨身攜帶麥克筆在上面簽字,沿途綁樹枝,留下自己的軌跡。(歡迎留言分享其他提案)


  • O (No river/ Observe) – 觀察/不下溪

不要待在溪谷旁的原因:
水聲太大聲:人家會找不到你,會互相聽不到。
沒訊號:往稜線走,高處有訊號的機會較大。
溪谷地形跟一般地形不一樣:
   – 乾溪溝的林相看起來比較好走,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一條路,但往往是死路。
   – 電影迷思:以為只要順著溪流走,就會走到村莊 (台灣不會)。
溫度較低:容易有失溫風險。


  • P (Plan) – 擬定計畫,原地待援

找大樹 → 安定心靈力量、堅定意志力
拿出維生包 → 留在原地待援、保持體溫、保留體力。控管食物、分配糧食。



3. 維生小背包的準備:(以下內容可依個人經驗與需求自行增添)

  • 大垃圾袋
  • 毛帽
  • 保暖衣物
  • 行動糧
  • 頭燈
  • 哨子
  • 麥克筆
  • 蠟燭
  • 打火機
  • 大力膠帶



V. 失溫預防與處置

失溫定義:核心溫度小於35度


  • 失溫四階段:
    • 輕微發抖
    • 嚴重發抖
    • 身體功能下降、持續不停發抖、反應遲鈍
    • 意識模糊、停止發抖


  • 造成失溫的原因:
    • 輕忽/大意 (常被忽略:流汗、夏日登山也會失溫)
    • 風寒/水寒效應 (失溫主因)
    • 錯誤的服裝搭配 (穿太多、穿太少、穿棉質衣物、穿羽絨衣走路)
    • 壞天氣仍堅持攻頂 (瞭解你的嚮導,要自己多看多聽)


  • 失溫了怎麼辦?
    • 安全第一 (先注意自己與隊員,不要再增加失溫的人)
    • 阻斷熱的流失 (拿出避難帳、背包套、塑膠袋、求生毯、露宿袋…將自己和夥伴套住)
    • 主動體外回溫 (喝熱水、補充食物、換下溼掉的衣服、烤火…)


  • 嚴重失溫的包裹
    • 所需物品:塑膠袋、外帳、睡袋、保暖衣物、水瓶
    • 現場示範:

   - 讓患者穿著保暖衣物、毛帽,用大塑膠袋 (邊角剪洞) 套住患者身體軀幹,躺進睡袋裡。

   - 熱水瓶放在失溫者核心部位:腋下、脖子、胯下 (注意水瓶溫度,必要時用衣物包裹)。

   - 患者的睡袋上下再墊上睡袋、底層鋪上睡墊,最外層用外帳包裹住全部物品。


2019 米亞桑 百岳 迷途 自處講座 筆記 重點整理

2019 米亞桑 百岳 迷途 自處講座 筆記 重點整理



  • 其他叮嚀與現場意見回饋:

   - 即使去取水,維生小背包還是帶著,包跟人不要分開。

   - 無論是夏天、冬天,都帶著保溫瓶。

   - 上山隨身攜帶的加熱組合:保溫瓶、薑茶、爐頭、瓦斯


  • 結論:預防重於事後補救。控制好自己的體溫,做好防失溫措施,不要等到真的被冷到了,才用更多能量來回溫。



覺得文章實用嗎?

歡迎在上方拍手鼓勵鼓勵 ,謝謝 ~


原講座報名資訊: 2019 米亞桑 X 百岳 迷途自處講座

留言

預設頭像